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6:群魔踏金顶 (第1/2页)
枕刀正文卷106:群魔踏金顶天地飘雪,冷风呼啸。 白茫茫的陡峭山径上,忽见两道身影自霜刀雪剑中现出身形,拾阶而上。 来者一男一女,男子墨衣撑伞,挎刀挂剑,外罩一件灰色貂裘,腰直背挺,脚下看似起落舒缓,然身形稍稍晃动人已掠至三两丈外。 至于那女子,一副苗疆中人的打扮,满身银饰和诸多环佩叮当不绝,似风铃般悦耳,步伐亦是奇快,所过之处带起阵阵香风。 二人自然是李暮蝉和极乐天女。 如今魔教东进,浩劫将起,魔教教主已于“峨眉金顶”立起了“绿玉魔杖”。 此杖为魔道魁首的身份象征,亦是魔教的“镇教之宝”,为魔教初祖自西方传入,后由每一任魔教教主世代传承。 此杖若出,群魔叩首。 此杖若在手,可令三山五岳,七洞九幽等一众魔教中人前来见拜。 比起青龙会,魔教的势力同样古老久远。就像刀十二这样的人,蛰伏于中原,久候时机,有的甚至隐姓埋名数十载,更甚者或已成家立业,开宗立派。 只是任他们如何变化,始终难改魔教弟子的身份。 此杖便是为了号令这些蛰伏于四方各势的魔众,如若不至,便意味着叛教,待到群魔东进,一个不留。 李暮蝉已在上山,沿途霜雪纷飞,山路亦是湿滑狭窄,一侧的万丈悬崖更有凛冽冷风逆流吹拂,像是刮骨钢刀,刺疼难忍。 一路行来,还能瞧见一些打斗的痕迹。 谁能想到,原本江湖上威名赫赫的峨眉剑派,而今掌门被杀,山门已失,剩下的门徒弟子也都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为数不多的几人,和华山、崆峒等四派汇于一处,侥幸得活。 二人一路无话,去势极快。 可就在赶至“玉液泉”的时候,李暮蝉发现泉口旁的一块大青石上坐着一个人。 一个鲜衣珠冠,面如冠玉的英俊公子。 这人神采飞扬,风流倜傥,腰间的玉带上挂着一口精致绝伦的宝剑,剑鞘缀满明珠、宝石。 但这人并未拔剑,而是在磨刀,低头磨着一口三寸长短的飞刀。 一旁的石缝间泉水潺潺,在这冰天雪地里居然四散着暖气。 青年擦洗着有若银光洗练过的刀身,身后还躺着两具魔教弟子的尸体,俱是被一刀毙命。 看到飞刀,李暮蝉和极乐天女都凝了凝眸光,毕竟这江湖上成名的几口飞刀可都有些不同寻常,尤其是名头最大的那个,任谁都得忌惮三分,动容一二。 好在这人显然不姓李,也不姓叶,更不姓萧。 但既然敢孤身探闯魔教的本营,足以说明是个高手。 李暮蝉脚下未停,嘴上仿若不带烟火气地轻声道:“滚开!” 青年嬉笑抬头,一身蓝衫随风卷荡,饶有兴致地打量了李暮蝉两眼,目光遂亮:“咦,等到一条大鱼。” 他面上虽笑,眼中杀机乍现,手中飞刀倏然不见。 定睛再瞧,李暮蝉面前已多了一缕寸芒。 可惜这寸芒既未夺命,也未伤敌,而是被一截伞柄给挡了下来。 李暮蝉面无表情地将伞柄自身前移开,忽又挑眉。 却见刀芒之后又有剑光紧随。 这人抬手便是一套连环快剑,剑光游走急蹿,连绵不绝,只将漫天风雪都隔在了剑势之外一般。 瞧得这一手狠辣快剑,李暮蝉挪步走转,轻“咦”了一声,恍然道:“原来是丁家的三少爷。” 极乐天女反应过来:“他就是丁灵中?” “是又如何,”青年笑容依旧,剑势愈发凌厉:“你就是幽灵公子?纳命来。” 原来这人便是丁灵琳的表哥,还是叶开同父异母的哥哥,为昔年“白云仙子”丁白云与白天羽所生,从小和路小佳互换了身份。 而这丁白云,便是当年联手“万马堂”堂主马空群,于“梅花庵”设计刺杀白天羽的主谋之一。 李暮蝉走转间,身畔虚影幻化:“你不退隐江湖了么?怎么还出来瞎蹦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