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引领世界造船技术变革 (第2/2页)
r> 秦涛问道。 马文明点点头,拿着纸笔画了起来。 许正阳很好奇。 马文明说道: 原来如此! 马文明说道: 这家伙,又在放马后炮! 许正阳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是不信的。 小伙子说道: 许正阳对这个小伙子的话是不屑一顾的。 在以前的时代,使用风帆是没办法的,毕竟没有发动机,只能使用这种手段,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发动机,谁还会看得上风帆? 尤其是,几十万吨的油轮,要说靠风帆能带着走,那许正阳是绝对不相信的。 马文明继续说道: 油轮这种庞然大物,就算是使用最便宜的燃料,也会消耗很多,能节省燃料,是所有船东都喜欢看到的。 秦涛开口了。 相比那个省油的理由来说,减少碳排放,船东肯定不在乎,但是说出去好听啊,这样一下子就显得高大上起来了。 马文明很高兴。 秦涛笑着摇头: 马文明摇头: 从材料上来讲,那种古老的帆布风帆早就过时了,碳纤维是高大上的,轻质、高强、高耐海洋环境。 风帆一键升降、自动旋转,能够根据航行环境、运动状态等实时数据,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使风帆自动寻找最优角度,实现智能化精细控制,有效提升翼型风帆助推效率。 这些高大上的名词说出来,就连许正阳都收起了刚刚的质疑,开始认真考虑起来,这个计划要是成功了,或许还真的会成为一个新的技术革命呢。 想想以后海上那种庞大的家伙,上面插十几面风帆的场景,他又觉得有些好笑,真的会有这种东西吗?
马文明向秦涛问道。 秦涛点头: 96年,国家开始不包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今年的大学生,依旧还是不需要发愁工作的,但是,时代已经变了。 包分配,听起来很爽,只要上了大学,就能有铁饭碗,实际上,工作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关系网也会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一部分人不甘心被分配到偏僻地方,而选择了自主择业。同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送过来的学生不满意,退回的比例居然能达到百分之十。 所以,有能力而没有关系网的人,都会选择自己闯荡一番,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他可是大学生,不能和那些技校生一样,在一线从事生产,他想要从事设计工作! 秦涛说道: 马文明兴奋起来了。 别的同学寻找工作,都是投简历,马文明不走寻常路,他直接去找明州集团的老总,提出他的设想,现在,他已经达到了目的:他引起了秦涛的注意,而且,还获得了一个设计任务! 哪怕就算是作为毕业设计,一个人完成的难度也太大了,这明明就是需要一个团队的。 秦涛说道: 明州集团是不接受分配的,他们也没有这个资格,他们都是直接走招聘的道路,那些想要来明州集团的,就要拿着简历来应聘,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可以留下来。 这几年,明州集团越来越响,大家就算是放弃分配的工作,也要来明州集团尝试一次,待遇高,前途远大。 这种不需要招聘,只要完成设计就能入职,还是直接进入设计处的,还真是很少见。 留下联系电话,秦涛和许正阳离开了。 许正阳很是感慨: 许正阳有些惊讶。 秦总还真是说干就干啊!不过,风帆训练舰的事情,以前秦总还是提过的。 秦涛说道: 游艇是土豪的专属,土豪肯定是烧得起油的,但是,用了风帆,还是会让土豪感觉到高大上。 主要还是检验风帆的制造工艺,先造小的,以后才能造大的,油轮之类的货船上,还真的需要这种装置,节省百分之五的燃料,也会让船东们趋之若鹜。 发展到现在,明州集团也该引领世界造船技术变革了!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自从有了孩子,赵玲也没有在加班,总是按时回家,一家人其乐融融。 秦涛向赵玲说道。 赵玲也很好奇。 听到了帆船的设想之后,她也是觉得很有意思。 赵玲说道: 赵玲研究的导弹,还是属于航天领域里的,她工作的单位也属于航天集团,所以现在说起来,就想到了这些航天上的。 秦涛点头: 赵玲好奇地问道。 秦涛说道: 说完,赵玲看了秦涛一眼: 当秦涛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愣了愣,自己好像说错了,民营企业,也能涉足航天,甚至还有的企业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自己要不要也尝试一下? 这个念头在脑子里一闪而过,不过,秦涛并没有认真考虑,毕竟现在说这些还早着呢,他们最重要的,还是要把造船的事业做好! 赵玲继续向秦涛问道。 明天? 秦涛摇头: 赵玲淡淡地说道。 秦涛立刻就会意了。 /93//.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