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方海上堵城号回国 (第2/2页)
/br> 随着他的话,一旁的索罗金递过来了一个铲子。 从大小来看,这东西和吃饭的铲子差不多,表面透着黑色的质感,看上去很是特殊。 秦涛好奇地问道。 索罗金自豪地说道: 索罗金说着,又拿来了一个冲击钻,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虽然没有电源插座,无法演示它的实际性能,但是,只要摆在这里,秦涛就能看出来了。 这东西,绝对是铲船底的利器啊! 不仅仅是即将要动工的这艘船,以后他们的船坞还会迎接一些修船的工作,一般的船只,航行几年之后,下面都会生长藤壶,这就需要进入船坞来铲除了,用眼前的这种工具,简直是太合适了。 其实,这就是后世装修铲墙常用的电铲,但是在这个时代,还真没有这种工具,修理船只的时候,都是雇佣大批的工人,拿着铲子直接手动铲藤壶,费时费力。 眼前的这些工人,居然想到了改装电动工具,让秦涛也 非常的感慨,这叫什么?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考兹洛夫继续说道。 他们早就知道要除锈了,所以特意购置了大量的装备,就等着大干一场呢,他们期待着那艘船在自己的手下恢复原貌的场景。 秦涛点头: 这就是当甩手掌柜的好处,把手下给培养出来了,一旦有工作到来,手下就能提前想办法,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明州集团的制度问题,国企是不能这么灵活的,考兹洛夫他们要购置各种生产工具,那就得层层审批,一直到最高领导签字,这样才能走完流程,耗时耗力。 明州几天没这么麻烦,考兹洛夫把想法和丛菊一说,丛菊直接写了个批条,就让他去出纳那里支钱了。 至于钱会不会被挪用,比如说被老毛子买酒喝,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只要有严格的检查机制,加上挪用公款之后处理那么几个杀鸡儆猴,就能大大地避免这种问题了。 一切都是准备就绪,只待东风了! 三天之后。 夜幕降临的时候,赵玲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招待所,她早就习惯住招待所了,虽然奢靡享受会让人沉迷,但是,这房子住起来就是舒服,尤其是还有了孩子,当然要舒服一些。
反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就住了进来,至于家属院那套,已经属于长期闲置了。 等到她推开门的时候,却看到了一个陌生的身影,在那里逗弄着孩子,她顿时就皱起来了眉头。 什么人呢? 此时,听到外面的门响,女人也回过头来,看向门口,四目相对,都是一阵的惊喜。 薇塔丽亚居然过来了!她很热情地和赵玲来了一个拥抱,然后兴奋地说道: 赵玲说着,把儿子抱起来,开始喂奶,一边喂,一边继续问道: 薇塔丽亚说道: 都已经回来了,也就不用顾忌那么多了,赵玲思考了一下,然后笑了笑: 薇塔丽亚有些感慨地说道。 薇塔丽亚摇头: 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秦涛回来了。 明天,东方海上堵城号就要回来了,秦涛要安排很多事情,尤其是,一批上级领导忍不住,想要亲自跑来参观,被秦涛给劝回去了,你们着什么急? 多少双眼睛还盯着呢,虽然船只回来了,不会出现其他问题了,但是,你们这样的行为而已不好啊,创绿公司还在呢,你们就不怕创绿公司因此受到牵连? 经过秦涛的一番解释,上级领导才终于忍住了,没有来参加这个仪式,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想来的时候,半夜里随时都能过来看。 秦涛和薇塔丽亚说道: 从始至终,这就是个幌子,创绿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将船给买回来,现在一切已经就绪,这个行动也就能开始了。 薇塔丽亚摇摇头: 薇塔丽亚说道: 堵王了? 秦涛有些诧异,该不会是何先生故意照顾吧? 这件事的确有些棘手,但是还不算迫在眉睫,所以,以后再说好了。 这个晚上就这样过去了。 4月3日。 这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日子,在这一天里,漂洋过海的二毛黑海造船厂的瓦良格号,帝国时代的遗产,经过了几个月的海上航行,终于进入了明州港。 清明时节雨纷纷,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昨天晚上就开始下了起来。 造船厂的船坞上,无数的人头攒动。 秦涛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西服,皮鞋擦得铮亮,为了避免被泥给弄脏了,还在外面套了个塑料袋,到了船坞这边临时搭起来的看台,才解开了塑料袋。 看台上方的顶棚,挡住了雨水,大家的身上都是干的,没有淋雨,但是,雨幕之中,视线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看不到远处那艘船的靠近,只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 秦涛的旁边,是穿着一身长裙礼服的薇塔丽亚,她特意打扮了一番,显得高贵典雅,一幅上流社会的人士才有的气质。 脱离比装载要容易得多了,在海上飘荡了两个多月的组合,终于分开了。 这条拖曳了一路的拖船,再次改变了位置,来到了东方海上堵城号的后方,继续充当刹车的作用,其他的小马力拖船,会推动东方海上堵城号进入船坞,如果姿态有问题,需要刹车的时候,就靠它来提供制动力了。 速度很慢。 蒙蒙的细雨之中,众人终于看到了那庞然大物越来越近的影子了。 大,真的大! 虽然大家伙也都见过几十万吨的油轮,但是,油轮就是个大肚子,没有别的,眼前的这艘船就不同了,它的身体更加的宽大,侧面的舰岛更是高大耸立,看上去是那么的壮观,简直就像是巍峨的高山一样。 它的高度,绝对超过附近最高的建筑:明州集团招待所了! 无线电里面不时传来了呼叫的声音,各个拖船一起合力,将巨大的身躯一点点地推动到船坞里面去。 四十万吨级的船坞,非常的宽大,给了拖船更多的腾挪空间,前面两艘直接开动到船坞里面,从两侧推动船头,一点点地调整姿态。 终于,巨大的船体全部进入了船坞,尼古拉-奇克尔号开始反向牵引,让船体车体停止了移动。 蒙蒙的细雨之中,船坞里面的大家伙,巍然屹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