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沙长城的奇迹 (第2/3页)
秦涛点头。 张海洋感觉到后背上的汗水嗖嗖地冒了出来,如果不是秦总提醒,他几乎就要忽略这种危险性了。 他们已经做出了应对,比如说,在机场的两个角落,布置了一个炮塔阵地,630舰炮直接蹲在上面了,防备意外情况出现,而且,白天晚上都有人在那里值守。 这样就能保证安全了吗? 当然不能! 如果要是突然发生意外的飞机呢? 比如说,某些飞机在飞行中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要求在这里紧急降落呢?就像是当初大卫人去乌干达营救人质那样,开着飞机强行降落,因为是民用飞机,也没有人敢拦截,否则可能会造成恶性事件,遭到全世界的唾弃。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只能让对方降落下来,结果,等到降落之后,人家直接把坦克从飞机上开下来了,一大群武装人员下来,他们这些人怕是就要应付不过来了!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他们就会成为罪人了! 这不能怪张海洋,这种战术只是被大卫人 用过,后来并没有出现过,所以,张海洋没有注意过,等到二十一世纪之后,不少部队都使用了这种经典战术,突袭对方的机场,然后直接开动车辆冲锋,直接来个斩首行动。 那么,怎么解决? 其实很简单,只要用汽车挡在跑道上,就能解决问题了。 跑道被隔成了数段,哪怕是美国人的MC-130J特种飞机,也绝对不可能降落下来,强行降落的结果,就是在降落的过程中直接撞击到某辆汽车上,然后变成一团火球。 直升机? 直升机没有理由啊! 对方冒用民用飞机的借口,出现了故障,必须要降落,理直气壮。 直升机就不同了,直升机一旦出现故障,直接就坠毁了,如果能飞,也没必要飞到这里来,而且,如果是直升机的话,航程不会太远,运载量也不会太高,真的坐直升机下来,很容易被守卫岛礁的部队给包饺子了。 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运八装载的货物已经都被卸了下来,这架飞机再次飞上天空。 飞机刚刚离开跑道,五辆东风EQ240卡车就开动上了跑道,交错布置,这样,潜在的威胁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看着汽车布置妥当,张海洋终于松了一口气: 说起五年前的事情,张海洋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了: 秦涛看到对方的紧张,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嘱咐了张海洋一通,秦涛这才继续和林亮说话。 刚刚的时候,林亮没有插嘴,因为他知道这里面临的危险有多少,他也知道开发这里的岛礁有多不容易,未雨绸缪,是必须要做到的。 林亮向秦涛说道。 简陋? 秦涛好奇地看向了不远处的一辆敞篷车: 这种车,和后世的旅游区里面的那种电动观光旅游车很相似,一排可以坐三四个人,前后有七八排,相当的敞亮。 秦涛说道: 大家伙当然不是为什么环保的理由,就是为了省钱,国内的柴油三块钱一升,运输到这里来,运输成本就得三四块,油价得翻一倍。能用电动车,省一些燃料,是相当重要的。 不过,这些事情到了秦涛的嘴里,那就变得高大上了。 我们是为了环保! 林亮接受了秦涛的说法。以后,他们不仅仅有渔业,还有旅游,得有合适的宣传的名头才行。 环绕双沙岛一圈,有三十多公里,没有辆车还真不行。 从机场沿着北边的环形岛屿,一路向东,走大概五公里,就出了军事区,到达双沙岛渔业旅游村了。 在车上,林亮给秦涛介绍起来。 这才半年的工夫,双沙岛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填岛结束之后,当然还是首先搞军事工程,尤其是机场,更 是重中之重。 后续的,还得慢慢来。 林亮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伸向了右侧: 秦涛看了过去,那是一艘艘的鱼排,鱼苗就养在了那里。 说起这些来,林亮就是非常的自豪,曾经,他就无数次地计划来南海养鱼,这次,终于把计划实现了,而且,效果还不错! 秦涛却摇头了: 抗海上九级风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