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回 琅嬛福地 (第1/3页)
瀑布飞流直下,如泻九天。瀑布对面的峭壁上却有一个女子,辗转不去,不时着急跺脚,眼中含泪。 这个女子,却是青儿。 她见“石中玉”从山峰上跌落湖中,遍寻不见,只得坐在崖边苦等,心中忧急,当真是欲哭无泪了。 忽然一双大手轻轻捂住她双眼,那人无声无息靠过来,然后也不说话。青儿一呆,随即喜道:“石哥哥,一定是你!你回来了?”跳起身来,转身一看,果然是石中玉。 石中玉笑道:“青儿,你一直在这里等我?” 青儿突然见他出现,也自欢喜,却故意怒道:“你到哪里去了,却让人家在这里着急?我还以为,你掉进湖里,喂了大鱼。” 石中玉却满脸春风,笑道:“我确是掉到湖里去了,也确是喂了鱼,不过不是大鱼,而是一条美人鱼。”青儿白了他一眼,说道:“逃过一劫,却又露出轻薄本相。哼,真是替丁珰不值!” 石中玉去拉她的小手,嘻嘻笑道:“我什么时候对你轻薄了?” 青儿白了他一眼,将手挣开,说道:“好啦,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想法子找一下玉璧宫的洞口。” 石中玉却摇了摇头,说道:“我好不容易才从玉璧宫逃出来,可不想再回去了。” 原来石中玉藏身琅嬛福地之中,却被玉璧宫宫主听到他和白青菡偷情的声音。她修炼的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内功,正已炼到关键时候,快要大功告成。此等高深内功,最忌修炼时受处物侵扰。登时内息岔了,以至于吐血受伤。 白青菡甚是惊惶,忙上前扶住。但见宫主人事不醒,一时慌了手脚。石中玉却当做脱身的大好机会,白青菡在他甜言蜜语一番之后,便答应带他出玉璧宫。 白青菡担心阿妈受了内伤,出了密室,告知玉璧宫的管家婆胡嬷嬷。胡嬷嬷却是曾在密室中和宫主说话的那位老妪,她一直守在密室外,却不料还是出了岔子。大惊之下,急忙进去施救。原来胡嬷嬷武功竟也不弱,当下便以内力替宫主打通经脉。 白青菡料知阿妈暂时无碍,这才悄悄带石中玉离开琅嬛福地。两人在洞中穿行良久,却绕到密室后面。白青菡伸手在一面石壁上一按,登时打开机关,只见一块巨石慢慢移开,却现出一个洞口来。 洞外有一块极大的悬岩,两人来到岩石上,却见前面一面瀑布如玉龙倒悬,飞流而下,激起白茫茫的雾气。许多水花飞溅过来,脸上身上都沾了许多,不一会儿连衣服也湿透了。 石中玉奇道:“菱儿,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 白青菡笑道:“我当然是带你离开玉璧宫了。跟我来就是了。”轻轻迈步,向崖边踏去。石中玉吃了一惊,叫道:“喂,小心!” 白青菡格格一笑,笑容甚甜,说道:“还算你有良心。别楞着,快走啊。”她身子早已出了悬崖,步履轻盈,竟然宛如在半空中凌虚而行。 石中玉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所见是真。实是猜不到她怎能凭虚而行,莫非世上当真有仙法不成? 转眼之间,白青菡就到了对面崖上,回头笑道:“胆小鬼,快过来吧。”石中玉面上一热,只得向前走了几步,到了崖边,却见脚下竟有一根细细的钢丝,这才知道,原来玉璧宫的出口,竟然会是这里。人一过崖,那根钢丝便收入山石之中,旁人哪里会知道? 石中玉内功既然有了小成,轻功又是素有根基,当下便也踏上钢丝,轻轻走到对岩。 两人来到崖下,却见青儿坐在地上,抱头不语。石中玉这才过去,悄悄蒙住她的双眼。白青菡见了,虽然有些生气,但不知怎地,她也象丁珰一样,见郎君风流俊俏,引得别的女人对他倾心,竟自有些得意。 青儿听说石中玉已去过玉璧宫,一呆之下,也不知是真是假,急道:“你真的去过玉璧宫,那你有没有见过宫主?”石中玉却摇了摇头,说道:“见到了。不过玉璧宫宫主恨死我,如果再让她见到了,一定会杀了我的。” 青儿一呆,说道:“你说的是真的?” 石中玉道:“千真万确,这事小宫主可以做证。” 青儿奇道:“什么小宫主?”忽听身后一个女子笑道:“那个小宫主么,就是我了。” 青儿一呆之下,却见一个红衣女子站在面前。奇道:“石哥哥,她是谁?”石中玉略觉尴尬,道:“这个么……嗯,那个以后再说。不过她答应我了,帮你们五毒教去对付那个什么星?”青儿道:“孟星云。”石中玉道:“是了,孟星云。有小宫主在,咱们不用怕。”青儿急道:“孟星云很利害,这个小丫头去了,那不是白白送死?” 白青菡大怒,喝道:“你敢看不起我?” 石中玉忙把青儿拉到一边,说道:“你不知道,我其实是担心玉璧宫主不肯出山,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你想,如果小宫主帮咱们去对付孟星云,一定会遇到凶险。难道玉璧宫主会见死不救?只要小宫主去了,玉璧宫主自然会暗地里跟来,对付那个孟星云。” 青儿一听,登时觉得他此言有理,说道:“你说的倒也不错,其实我们这次前来求见玉璧宫主,并没有什么把握请她帮忙。看来,还是石哥哥聪明,居然会想到这个法子。” 石中玉笑道:“那好,既然这个法子可行,那咱们就下山吧?”青儿想来想去,也没别的主意,于是只好随石中玉和白青菡下山。 走到中午时分,已离无量山远了。云南的山脉一座连一座,翻过这座山,过不多时,又是另一座更高更远的山脉。却见前面山坡尽是红土,又有许多各色树木,阳光映照之下,便似大地上的一片织锦。五彩斑澜,多彩多姿。 红土地上,林子深处,却有一座寨子。三人便走了过去。原来这个寨子却是各族杂居的,有汉、回、佤、景颇、摆夷等族,互不侵扰,以路为市,往来客商不少,看起来这寨子倒也兴旺。 白青菡整日闷在玉璧宫中,一年当中,也难得出来几次。何况此番又是与意中人同行,更是大感惬意。 三人走得累了,却见路边一棵茶花树下,有一个煮食摊子,当下过去要了几碗小锅米线,坐下来便吃。小锅米线是云南最普遍的煮品,以rou汤、腌菜、韮菜和米线混煮,放上酱油、丘北红辣椒末,一锅煮一小碗,煮到滚沸入味为止。汤浓rou香,吃起来极是可口,就算米线吃完,也要把汤喝光,尚且意犹未尽。 白青菡在玉璧宫里锦衣玉食,似这般正宗的小锅米线,却极少吃到过。加上肚中本来就饿了,一碗米线吃完,连汤都喝完了,仍觉不够,当下说道:“店家,再要一碗,多放酱油、辣椒,味越重越好。” 店家却是一个中年男子,看他衣着却是汉族,当下答应了,不一会儿,又煮好一碗。 白青菡大喜,低头使筷便吃。石中玉自小在中原长大,却不大吃得惯这般酸辣的口味,只是肚中饿了,只好勉强吃了几口。只是汤汤水水的,十分不惯。青儿一旁见了,不觉抿嘴暗笑。 三人吃过米线,正要起身,忽见寨中一阵混乱,跑出十几个人来。后面又跟来五六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