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序列,朝议 (第2/4页)
壬戌恭声道:“回大人,未加入组织前,曾在军中任职。” 张子默道:“既然如此,军队便交给你了。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 “是,大人。” “庚申。” 一直未开口的庚申连忙上前,声音十分沉稳,“大人,我在。” 张子默道:“去一趟崔家,让他们将白帝城的事如实上报。” “是。” 张子默看向戊子,“我想,许家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吧?” “不错。” 张子默开怀大笑,“接下来,只需要等皇室的消息就行了。对了,魏家抓住那些人,我要看他们的记忆,有办法吗?” 戊子道:“可以,甲寅,你去办。” “是。” 张子默在满是鲜血的街道上踩出一个个脚印,脸上青铜面具浮现,所过之处众多黑衣人投去尊敬的目光。从今日起,在这白帝城中,他们没必要再躲躲藏藏了。 张子默走到大道尽头,回头对着众人抱拳行了一礼,这才缓缓离去。 无论他来不来此处,白帝城的任务在戊子等人的安排下都会顺利完成。可对外,这些功劳与成就都到了他身上。对于这些默默付出的影子,他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尊敬。 渝州城,皇宫大殿内,一声怒吼响彻整个宫殿,“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陛下息怒!” 百官纷纷出言相劝,可龙椅上那位依旧止不住心中怒火,“那个老头子,他在渝州城一天,朕就只能躲在皇宫中,他欺负朕也就算了,如今他的弟子也来欺负朕!好大的手笔啊,一天的时间就拿下了白帝城,等朕知道已经来不及了。你们说他这是什么意思?他是在告诉朕,他能一天拿下白帝城,也可以随时拿下渝州城,这是威胁!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那个老家伙死!” 右首身着重甲的中年男子缓缓出列,沉声道:“陛下若是要收复白帝城,臣愿打头阵。” 男子方脸宽眉,身上气息沉稳无比,此话一出,便让喧闹的大殿安静了下来。此人便是周家家主周鼎,也是镇岳王朝的大将军,军中第一人。而周家在军中,素来有很高的威望。 众多武将纷纷附和,“臣附议!大将军一生征战从无败绩,大将军若是出马,必定手到擒来!” 而那些文臣却没有出言反驳,只是全部看向左首那位坐在椅子上的微微闭目的长须老者。若说周鼎是军中第一人,那么这位便是文臣第一人,放眼整个朝堂中,也只有这位有资格坐下,地位稳压周鼎一头。这一位,正是丞相姚承禹。 皇帝气息逐渐平复,也望向了坐着这位,“姚丞相,可有何高见?” 姚承禹缓缓起身,“陛下,臣以为此事的症结不在白帝城,而是在我们往山佥州附近增兵的事触及了蜀山的底线。我们都知道,蜀山二圣,虽说是剑圣掌管蜀山,可实际上剑圣已闭关多年,整个蜀山的事务都交给那位处理。而此次出动的,正是那无孔不入的暗影。以那位的性格,做出这样事倒也不奇怪。白帝城离蜀山太远,又腹背受敌,这样一座城池即便是拿下也没有任何用处。而且蜀山身为道教门派,一向是无心天下。我想这次只是一个警告,只要陛下将山佥州附近的军队撤回来,白帝城的事便可化解。” 周鼎冷哼一声,“丞相此话未免太长他人志气,区区一个蜀山何足挂齿。丞相人老了,莫非心也老了不成?” 皇帝也是眉头一皱,“丞相,你这样的话说出来,朕说你叛国也不过分吧?” 姚承禹连忙躬身,只是那低下去的面容却十分平静,“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皇帝微微挥手,“罢了,丞相也是为国劳累多年,朕怎么忍心责罚?此事再议吧,退朝。” 周鼎冷冷地看了姚承禹一眼这才离去,姚承禹最后走入大殿,任御史中丞的儿子姚忠和连忙上前扶住姚承禹,“爹,您在朝堂上的那些话,别说陛下听不下去,我听起来都觉得不妥。陛下正值盛年,正是进取之时,怎么可能愿意撤军?” 姚承禹笑道:“你啊,什么都好,就是太直了。白帝城丢了,文武百官群情激奋,陛下怎么也不可能落了士气,这我自然知道。” “那您还这样说?” 姚承禹悠悠一叹,“所以才说你这个孩子直啊,那些武将请战是为了功勋,可我等文臣却必须沉着冷静。若是没有魔族的出现,我也赞同出兵收复白帝城,可如今形式改变,任何国策必须慎之又慎。非我倚老卖老,整个朝堂上的文官,也只有我说这样的话才能顶得住那些武将的攻讦。我若不说,陛下便没有选择了。” 一名宦官突然躬身上前,“丞相,陛下有请。” 姚承禹笑着伸出手,那宦官连忙稳稳扶住,“有劳。” 承正殿,皇帝处理政务之地,宦官将姚承禹带进大殿给这位奉茶后,便连忙退了出去。偌大的殿中,此时也只有姚承禹和高台上的那位。 姚承禹看着皇甫端远坐在高台上处理奏折,也不着急,端起手边桌子上的茶慢慢品了起来。 皇甫端远将手中那份奏折批完,这才放下笔,声音平静,哪有朝堂上那份怒气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