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好,到我了 (第1/2页)
,营销号成真了 “行啊,确实应该以推动古生物研究为导向。” 于闲笑眯眯认可着吴千山的说辞。 论化石重磅程度,咱这边的发现能压死人。 介绍正式开始,吴千山先是介绍了一副鸭嘴龙的化石,完整的近乎7成,相当难得。 随后是奇翼龙化石。 虽然奇翼龙该写的内容被于闲写得差不多了,但不可否认世界上公开的第三份奇翼龙化石的稀有度。 再往下,重磅炸弹亮出,傅洲研究所和吴千山团队较为核心的发现:纤细盗龙 类似于奇翼龙的带羽小恐龙,同样极为稀少,对鸟类演化的研究起重要作用。 而傅洲研究所此行直接挖出来两份纤细盗龙化石,似乎是伴侣关系,可想而知研究方向还能延伸往该物种的繁衍。 在于闲进行论文答辩之前,吴千山带的团队与博士生研究的课题正是鸟类、近鸟恐龙,本次出行的的线索也与之前的研究一脉相承。 不得不说,傅洲研究所那边有点东西。 即便是外行人,也知道定位化石、挖化石不易。 傅洲研究所和吴千山团队两个月内能清理出这些个化石,并坚定出结论和可行性,当真厉害。 “最后,是我们前两天的发现,大眼翼龙!” 蛙嘴翼龙科,翼展半米的小型翼龙。 这就厉害了,此前仅有完整度不高的大眼翼龙化石,傅洲研究所挖到的可是相当完整。 讲述大眼翼龙的同时,吴千山还投影了一张照片,是大眼翼龙的复原图。 “曾经大眼翼龙的化石不完整,这是我们按照手中完整化石,请画师重新绘制的。” 图片上,青蛙脸、蝙蝠身的翼龙展翅滑翔。 水友们纷纷刷起弹幕和礼物,呼喊着牛X。 而于闲等较为内行的学者能看出,图片绘制其实不怎么细腻,很多细节用枝叶遮挡,或者模糊交代了。 并非画师水平差,而是吴千山要求刻意模糊细节。 这化石是要拿去写论文的,细节都给人看光了怎么行。 “好,感谢各位的耐心观看,希望能从中受益。” 一个半小时的描述,吴千山堪比办了场拥有40万观众的讲座,酣畅淋漓做个漂亮的收尾。 方才负责辅助讲解的傅海涛接话,“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傅洲研究所,多多支持檀香大学的研究。” 这话说的,就像宣告本次直播结束,于闲可以滚蛋,等着傅洲研究所去拿化石了。 事实上吴千山和傅海涛确实是这样想的。 本次勘探发现之重大,比他们近三年任何一次外出的科考的结果都强。 说是两个月挖出的化石,其实8月份就已经有先遣队伍下过功夫了。 吴千山熟悉天仪国混古生物圈的相关资本组织,他们没有赞助于闲,国外大组织也没必要赞助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院校毕业生。 因此对方认定看穿于闲身后的靠山强不到哪儿去。 更何况这么长时间的直播过去,观众震撼久了,阈值提高,没那么容易被挑起高昂兴致。 “呀,终于到我了吗?”于闲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闪开,我要开始秀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艹! 封印! 短暂闹腾的功夫,略显狼狈的许缘缘带着摄像师赶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