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景皇朝开始_第五十八章 建武元年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建武元年春 (第1/2页)

    建武元年春。

    当江南迟来的冬雪落下的那一刻,也就证明着正元七年冬走到了尽头,还没升温的东景已经来到了他的另一个时代。

    一个对应司马维年号的时代,建武元年。

    也是因为江南的地理位置特殊,其实早在还没下雪的时候,就已经接近了年三十了。

    迟来的冬天,推迟了春草的生长,但无法阻挡年号的变更。

    江南的雪来的快,去的也快,也就下了十来天的样子吧!大地就已回春,司马维就已披挂冕服,祭天改号。

    “朕为建武,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从年号中就能感觉出司马维的锐意进取,但在这点小事上,谢安王密无所谓反对不反对,只要不触及他们的利益,那日子就照过,酒也照喝。

    生活就是如此。

    谢安示意儿子谢元贞上前道:“无异议。”

    “那好,居然诸位爱卿无所异议,我们就议议扩军的事情吧!”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闪了几人老腰,‘什么意思?年号我们不反对归不反对,但你也得做做样子,怎么上来就扩军,难道就为了对应建武这个年号?’

    从众人的表情中,司马维就看出了他们的抗拒,但居然话头到这了,他肯定是要提一提,先打打预防针,这次被反对了,下次继续就是。

    这就是他为什么有如此年号的原因。

    “陈爱卿,你来说说,我们大景国到底应不应该扩军?”

    虽说与陈澈已经有点貌合神离的迹象,但相比于王谢,相比于正阳,他能托口的只有临安陈氏,只有陈澈了。

    陈澈也不负他望,“自然得扩,诸位大人岂不闻蜀中变故?岂不闻江陵狼妖泛滥?岂不闻北卫同样在扩军?

    我们如果不向他们看齐,增强实力,那就只能任人鱼rou了,我想诸位大人应该是心系大景,不愿此事发生的吧!”

    这就是先戴高帽,让你反驳不得。

    谢安却道:“陛下可有赋税养得起扩建的道兵?”这是千古难题,也是现在此刻东景的一个难题。

    虽说有江南一地的赋税支撑,养五十万道兵绰绰有余,但失了蜀中财赋的东景,再想扩军,就只能另寻其他财源了。

    司马维又一次望向陈澈,希望他带头为朝廷捐款,但在这点上,陈澈可不会任由建武陛下的想法。

    陈氏又不是他一个人的,还养着那么一大家子人了,总不能耗尽家财,去填补这无底洞吧!

    再说了,就算陈澈带头捐赠与朝廷,谢安王密怕也不会跟随,到头来坑的只能是自己,所以陈澈默不作声,装作没看见司马维的眼神暗示。

    谢安则继续道:“居然陛下没赋税扩军,我谢家倒是可以资助一点,不知一百两白银如何?”

    陈澈不知道一百两有多少,因为他的钱全被吴暮兮管着,但想来也知道,这肯定不多,怕是都不够秦淮河上潇洒一晚的。

    也就是说,谢安这是名副其实调侃建武帝司马维啊!

    今天可是建武元年的第一个早朝,可想而知,司马维是如何的气愤,都气的退朝也不愿再说,直接起身就离。

    身边内侍见此,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来回望了两眼,‘唉’了声无奈道:“退朝!”

    “陈兄且慢!”

    谢元贞在鱼贯离开的朝臣中找到了陈澈,叫住之后道:“陈兄,刚才陛下给你眼色我可是看到了,怎么就没回应回应?”

    “怎么?”

    陈澈呵了声,“你爹刚戏耍完建武陛下,现在你又来调戏我来了?”

    “哪里的话!”

    谢元贞可不是来调侃他的,而是找个话头,把陈澈先留下,之后就道:“其实我叫下陈兄,是另有一事相询。”

    “何事?”

    “白象驮车之事。”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陈澈明白,现在所有人都已经将正阳的标签贴在他身上了,就算是摇摆不定,不敢确认的,也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而不是解释来的东西。

    何不闻解释就是掩饰此语。

    所以陈澈说再多,那也是徒劳。

    谢元贞想的也不是听闻解释,而是道:“陈兄,你这可就不够意思了,你们陈氏搭上了载真和尚那条大船,就不打算让我们上了?

    我可得说好,现在不管兵仙世家,还是黄龙门阀,都已经对你陈氏有意见了,我劝你还是赶紧如实道来,也好过被众卿孤立。”

    正阳刚南传的时候,其实所以世家都是抗拒的,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现在又过了接近一个年头,载真和尚威慑在这,谢元贞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除了那些小手段,他们可不敢动莲鼎寺的人。

    所以局势就如此僵持下来了。

    而今时,在听闻了陈澈被载真和尚隆重邀请入寺后,各方心思开始浮动,都想着看能不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