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垄断财富 (第1/2页)
书是好东西,孙绍教的方法也有可能成功卖出去,但百金的成本实在是太贵了,万一有什么意外,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还有另一种结算办法,那就是诸位先支付十金的定金,待书卖出之后,再给与我三成的分成!”孙绍继续笑着说道。 商人们再次议论起来,第二种结算方法他们现在只需要十金,获利却有可能百倍,只不过按照这个方法,真的卖出高价,要返给孙绍的钱也就更多了。 不过这也公平,按照第二个方法,孙绍可是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风险。 “大人,难道就不怕我等卖出高价之后,一去不回?”黄济面色复杂问道。 “哈哈哈,我自然不怕!”孙绍闻言大笑道,“首先,商人虽然逐利,却是以信誉为立身之本。其次,诸位莫非以为长沙就只有书可卖吗?如果真有人为了这区区小利去而不返,那他也不过是因小失大,损失更大的是他自己。” 孙绍侃侃而谈,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 他确实半点也不担心亏本,因为这些书就算是用了最好的纸张,又花里胡哨的描绘,包装,其实本金最多也就一金,他卖十金已经是暴利了。 商人们却被孙绍宏大的气魄震慑到了,纷纷下拜表示愿意接受第二种方案,并且个个发誓但有所获,一定如数分成。 宴会散去后,孙绍却独独留下了来自交州的商人王启。 王启来自交州,贩卖的是那边的象牙宝石,他是乘船到达江东然后再从江东运送到襄阳出售,到了襄阳准备回家时,了解到黄济的商队要到长沙,这才加入商队同行,这是他第一次来长沙。 王启在书房内有些不安,隐隐也有些兴奋,他不知道孙绍为什么留下他,但感觉不是坏事。 孙绍送走所有商人之后,立刻来到书房见王启,两人也算是认识了,没有寒暄孙绍直奔主题。 “王先生来自交州,可知道当地有一种植物,成熟以后儿臂粗细,紫黑色茎杆,外形如竹子一般有节,其茎秆汁水充足,味道甜美……”孙绍一边说一边比划,甚至拿来纸张,准备把他说的植物画下来。 不过孙绍描述到这里,王启已经明白孙绍说的是什么了,他略带惊讶的说道:“太守大人说的是甘蔗吧,此物并不稀奇,不仅交州遍布,就是零陵、武陵郡也有人种植,只不过大都种植不多,可能长沙也有,只不过大人没有注意到吧。” 已经有人种植甘蔗了? 这下轮到孙绍惊讶了,他不懂甘蔗的种植历史,一直没见过以为是还在南方没有传过来呢,没想到竟然已经传播到长江流域了,只不过现在的人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种植的规模都不大。 “王先生知道此物就好,即便此物荆南有种植,但是种植量太少,远远不够我用。先生如果能从交州带来上好的蔗种,以及善于种蔗之人,我必有重酬!”孙绍拱手道。 王启想了想,问道:“大人要大范围种蔗,不知有何妙用?” 孙绍笑道:“自然是有大利可图!不过究竟是喝利可图,容我暂时保密。” 王启又问道:“大人需要多少蔗种和种蔗人?” 孙绍笑道:“多多益善。无论多少蔗种和种蔗人我都要,并且蔗种给你十倍之利,每个种蔗人来长沙落户,我都给你十金酬金!” 王启听完倒抽一口凉气,也就是说他只要带来十个种蔗人,就能获利百金,这可不是小钱,这一趟他贩卖了将近一箱的货物,刨掉成本,除去行程路费,请护卫,打通关卡等等所有的费用之后,所得之利也不过是三十余金。 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上行商,这笔钱虽然不少,但那也是冒着生命危险拼来的,如今他只需要带十个种蔗人来长沙,所得之利就有百金! 当然一次带太多人是不行的,目标太大很容易被盯上,不过带上十来个人充作随从护卫,却是基本没有什么风险。 至于蔗种的钱,这东西在交州多的是,并不值钱。 王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道:“大人,此言当真?” 孙绍笑道:“绝无虚言,王先生如果愿意做,我可以先付十金,给你招人用,当然这些人来的路上的食宿,也在里面了。只要你能带人来,我再另付报酬!” 这是一份王启无法拒绝的条件,王启咬牙道:“大人,此事包在我身上!关于此事我还有个请求,希望大人能够答应。” “哦,你且说说看。”孙绍心中有些不悦,不过面上依旧带着微笑。 “大人就不用先给我钱了,甚至是酬金我也可以不要。既然是做生意,风险不能全部由大人承担,在下家中小有余财,弄十来个人过来的钱还是有的。在下的请求是,大人这种蔗大计,能不能捎上在下?”王启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孙绍听完不由得暗自感慨,这个时代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