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_第二百三十八章 精诚方得卧龙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精诚方得卧龙出 (第2/2页)

br>
    二人很快来到诸葛亮草芦之前,只见柴扉紧闭,刘备、赵云整理了一番衣冠,刘备亲自上前一步轻叩柴扉。

    不多时脚步声传来,柴扉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个八九岁灵童圆乎乎的脑袋,这小童曾经见过刘备,当时刘备报上的一连串名号让其印象深刻。

    刘备也认得这小童,见到是他,轻声问道:

    小童老气横秋道:

    刘备、赵云对望一眼,心道:

    二人随着小童进入院中,刘备忽然拉住小童道:

    小童皱眉道:

    刘备拱手道:

    小童想了想,摇头道:也不多言,自己走到一边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赵云见那书正是长沙所产,不由得又想到了长沙孙绍。

    经过糜芳、傅士仁之事以后,赵云亦觉得在新野诸人面前提起长沙,终究引人误会,于是对长沙讳莫如深,轻易从不再提,不过在他心中,对于那几日所见以及孙绍其人,还是不时想起。

    刘备、赵云原以为诸葛亮高卧最多不过一个时辰,不曾想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赵云都站的腿脚微酸,于是对刘备道:

    刘备摇头道:

    赵云听刘备如此说,也不多言,陪着刘备站的笔直。

    刘备轻叹道:

    赵云听完并无表示,刘备知道赵云素来不喜在背后议论旁人,也不再多言。

    二人又等了约盏茶的工夫,只听得草堂内一个清亮的声音唱道:

    刘备往小童看了一眼,小童答道:

    小童说完走了进去,诸葛亮问道:

    童子答道:

    诸葛亮皱眉道:顿了一顿,又对外道:

    又过半晌,只见一人步出草堂,其人身长八尺,面若冠玉,纶巾博带,身披鹤氅,飘飘然如同神仙中人。

    赵云见过凤雏庞统,原以为与之齐名的诸葛亮亦同他一般,相貌平平,以才学出众,却不料诸葛亮与庞统容貌如此相差千里。

    赵云心道:

    刘备想法与赵云类似,亦看出诸葛亮绝非轻言可动之人,暗道:

    刘备、赵云心念未已,诸葛亮歉然道:

    刘备替小童开解道:

    诸葛亮听完不再纠缠此时,引刘备、赵云入内叙谈。

    三人分宾主坐定,寒暄已毕,刘备开门见山说出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之意,诸葛亮婉言谢绝,推辞说自己年幼学疏,难堪大用。

    刘备早料到此行不会顺利,诸葛亮拒绝也在意料之中,见诸葛亮自嘲才疏学浅,于是以水镜先生之言,徐庶之语为证,直言诸葛亮太过谦虚。

    诸葛亮若再妄自菲薄,不啻于说水镜先生和徐庶没有识人之明,于是不再自谦。

    刘备坦言心中志向是匡扶汉室,伸张大义于天下,解万民之疾苦,又求诸葛亮破局之策,诸葛亮于是说出了后世闻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说完,又让童子挂出一幅画,对刘备道:

    刘备听诸葛亮如此言辞,原本忐忑不安之心反倒平静下来,原本请诸葛亮出山不多的信心,此刻却骤然提高数倍。

    从诸葛亮所谋之策,包括他自绘的西川地图,都可以看出诸葛亮绝非是甘于隐居,碌碌无为了此一生之人,他胸怀天下,早有出仕之心!

    刘备起身离席,拱手拜道:

    诸葛亮再次婉言谢绝,刘备长叹一声,道:说完泪如雨下,衣袍尽湿。

    赵云也插言道:

    诸葛亮闻言,讶然道:

    刘备解释道:「子龙转战千里,流落江东,得长沙之助方才离开,

    他与凤雏先生同往长沙,子龙归于新野,凤雏仕于长沙。」

    诸葛亮喃喃自语,他沉吟半晌,乃对刘备拜道:

    刘备、赵云相顾大喜,赵云出庄让随从献上金麻礼物,诸葛亮坚辞不受,刘备道:诸葛亮这才不再推迟。

    当天天色已晚,诸葛亮遂邀请刘备、赵云在草堂歇息,刘备与诸葛亮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次日诸葛亮与刘备、赵云携手返回新野的消息很快就飞到了孙绍手中。

    孙绍看着手中简短的情报,咬牙叹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