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法正论心 (第3/3页)
华成对赵云来说可不仅仅是弟子,他还是当初义无反顾追随他杀入曹军腹地,转战千里的同袍,并且华成与孙绍还不一样,孙绍对赵云再好,也总归是带着招揽他的目的,而华成则纯粹的多。
不过让赵云心中郁郁难平的是,在大军撤离需要留下人断后的时候,刘备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 赵云并非不愿为刘备赴死,当初为解新野之危,他率领三千精骑义无反顾的杀入汝南的时候,他就没想着活着回来。 这一次要留下一只军队断后,赵云自然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但他难受的是,在张飞、关平同样主动请命的时候,刘备甚至没有问过他一句,便毫不犹豫的下令让他来断后。@精华\/书阁·无错首发~~ 赵云难以忘记刘备下令的时候张飞愕然的表情,连张飞都觉得错愕,更何况是赵云,那一刻他心中难受无比,觉得这是刘备放弃了他,甚至觉得这一年多以来,刘备对他所谓的信重都是假的。 即便如此难受,赵云所想的依然不是背叛,而是求死。 有的人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而赵云却正好相反,即便是他认为刘备辜负了他的忠义,但他依旧决定死战到底。 这就是赵云的忠义,看起来愚蠢,又让人敬佩。 见过赵云之后,法正也明白了孙绍为什么会喜欢刘备阵营中的大将,毕竟这样永不背弃又文武双全的大将,谁会不喜欢呢? 孙绍与赵云交谈的时候,满脸都是温和的笑容,然而刚回到营中,他便长叹一声,从刚才谈话中,孙绍看得出来,即便是刘备再次放弃了赵云,让他断后,赵云依旧不会为自己所用。 法正听到孙绍的叹息,笑道:“主公何故叹息?” 孙绍兴致缺缺反问道:“以孝直之能,难道看不出我对赵云招揽之心,又或者看不出赵云宁死不降的态度?” 孙绍语气并不好,法正却不在意,笑道:“回禀主公,我不仅看出来赵云宁死不降的态度,更看出赵云有求死之心!” 孙绍看了法正微笑的表情,心中渐起疑惑,法正绝非不会察言观色之人,他也是知道自己心思的,可自己如此恼怒的时候,他却一脸笑意,难道有什么有利的条件是自己没想到的? 孙绍也不绕弯子,问道:“听孝直话中之意,莫非赵云求死。 第二百八十八章法正论心 之心,反倒于我有利?” 法正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卖关子吊孙绍的胃口,爽快的答道:“确实如此,主公细想,赵云身负绝世本领,也非是没有雄心壮志之人,如今正当壮年,为何反倒起了求死之心呢?” 法正这么一说,孙绍顺着这意思稍微一想,便答道:“自然是因为对局势绝望,或者说是对刘备已经完全不抱希望了。” 法正听得连连点头,孙绍还是疑惑的问道:“但他若一心求死,只怕也难以难以制止,于我还是一般无望啊?” 法正笑道:“在下此番想法却与主公不同,赵云若是不对刘备死心,即便是活着,主公也全无机会。赵云若对刘备死心,主公反倒是有了机会,只要我们能够为他找到一个必须活下去的理由。” 孙绍想了想,法正的话确实有道理,只是以赵云心志之坚,他若一心求死,又有什么理由能够让他回心转意呢? 法正看出孙绍依旧疑虑未消,安慰道:“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一心求死确实很难通过言语劝他回头,但若是死过一次,想法却会大不一样,甚至可能会不舍的再去死。要劝说赵云确非易事,但至少如今主公已经更进一步了,机会并非没有,主公无需太过烦忧。” 孙绍好奇的看着法正,道:“孝直之前那句话很有深意,莫非孝直曾经经历过?” 法正点头道:“主公果然是见微知著,实不相瞒,张松东窗事发之时,在下万念俱灰,确实曾经求死,但投江之后被渔民救起,醒来之后便再无寻死之念,只想着好好利用自己这一身本事,先为好友报仇雪恨,再成就一番事业!赵云此时心境与在下那时候颇为相似,因此只要能够让赵云求死不成,再招揽他绝非不可能之事。” 孙绍歉然道:“不曾想此事还险些让我与孝直失之交臂,还好老天有眼啊!” 法正笑道:“若非如此曲折,在下也断不可能投入主公麾下,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赵云与主公缘分匪浅,若天意在主公,此事定有转机!” 法正说到这里,孙绍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之前他并不相信天命,但经历过穿越的事情之后,他反倒有些期待起来。无错更新@。 第二百八十八章法正论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