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绝处逢生 (第2/2页)
r> 孙绍连忙道: 华佗这才放下心来,让孙绍准备手术所用的场地与器具,孙绍连忙招来军需官,让他立刻按照华佗的要求准备。 江陵城。 刘备并不知道他原本是好意想让赵云有一个更好的出路,却差点逼死了赵云。 此时江陵太守府议事厅中,刘备麾下重要文武齐聚一堂,刘备正要与心腹们商议如今的破局之策。 议事厅中文官以诸葛亮为首,下面还有伊籍、孙乾、简雍、糜竺,武将自是以关羽、张飞为首,下面还有关平、刘封等小将,除了镇守襄阳的大将陈到,其余心腹均已在场。 糜芳虽然已经投降了东吴,但刘备并没有迁怒于糜竺,此次议事事关己方势力生死存亡,刘备并没有将糜竺排除在外。 糜竺毁家纾难在前,糜夫人忠贞之烈在后,其他文武甚至是关张对此也没有异议,对此糜竺自然是感激涕零。 说是议事,但到了如此局势,所有人包括刘备在内已经是束手无策,所有人的希望都在军师诸葛亮身上。 刘备轻叹道: 诸葛亮看了在座文武一眼,沉声道: 众文武闻言面色均是黯然,诸葛亮继续道: 张飞不满道: 诸葛亮解释道: 诸葛亮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刘备及其他明白人已经知道诸葛亮没说出话的意思,若是天下格局没有大的变化,他们还是难逃覆亡之局。 众人此时有喜有忧,喜的是如此局势下诸葛亮依旧能够保住江陵一时平安,忧的是即便是过了这一关,前路依旧坎坷难行,前路未卜。
刘备略一沉吟,便下定决心道: 诸葛亮沉声道: 张飞反对道: 诸葛亮摇头道: 张飞想要反驳,却是无言可辩,只能闷哼一声,坐了下去。 关羽皱眉道: 诸葛亮看了关羽一眼,道: 关羽轻叹一声,也坐了下来,简雍起身问道: 刘备闻言也是眉头紧锁,诸葛亮只好继续解释道: 简雍虽然知道这不过是掩耳盗铃,但毕竟如此一来名义上也说得过去,再说此时除了诸葛亮之策,也在没有其他办法,于是他也不再诘问,缓缓坐下。 其余人面面相视,也想不到其他办法,刚才张飞、关羽、简雍也将众人的疑问都问完了,于是都不再说话。 刘备见众人都无异议,便命令按照诸葛亮之意行事,他亲自修书一封,以皇叔之名写了一封亲笔信给汉献帝,信中说他奉诏讨贼,奈何贼势太大,他军力危殆,请朝廷发兵救援。 刘备写好书信,简雍亲自前往许昌送信,刘备又手书一封,命令陈到撤出襄阳,并尽可能将兵马器械甚至是襄阳之民带到江陵,信中还特意提醒陈到兵贵神速,要提防北方的骑兵追杀。 刘备又派出刘封、关平等到当阳等地修筑防御工事,毕竟襄阳到江陵几乎无险可守,放弃了襄阳,江陵也就暴露在曹cao兵锋之下,在两城之间的当阳等县城,就成了对抗曹军的第一线,他必须早做准备。 南边的孙绍明显没有乘胜追击继续穷追猛打的意思,如此一来只要逼退了江东军,江陵之危便暂时算是解了。 面对江东的大军,刘备决定亲自坐镇江陵,由关羽领兵、张飞为辅,纠集兵马,尽可能的夺回被江东占领的郡县。 同时诸葛亮也嘱咐关羽,面对那些投降江东的人,若他们有心回归江陵,一定不要为难他们,毕竟此时不是秋后算账的时候,现在能够多团结一份力量也是好的。 关羽虽然义气为重,却也不是不顾大局之人,他不过稍作犹豫便答应下来,刘备知道关羽既然应承便绝不会阳奉阴违,也稍稍放下心来。 最后便是由诸葛亮统筹所有资源,尽可能恢复江陵的经济与农业生产,一切吩咐完毕,待所有人走后,刘备才长出一口气,对诸葛亮道: 诸葛亮当众提出此策,自然是之前与刘备商议过,得到了刘备的认可才会当众提出,这次会议说是商议,其实刘备早已经做出决定,诸葛亮当众提出,只是为了解答诸将心中疑惑,以免大家心中惊疑不定,想法不一,到后面生出事端。 诸葛亮苦笑道: 刘备安慰道: 说道赵云,刘备情不自禁的向南方望去,低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