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_第三百三十九章 狼顾奇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狼顾奇才 (第3/3页)



    司马懿闻言连忙谢恩,陈群、刘晔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唯有跟随曹cao多年的程昱和贾诩,相互对视一眼,都微微猜到了曹cao此举的用意。

    丞相祭酒,乃是丞相府属官,参谋军事,其本身品位并不高,但却是丞相近臣。更是由于曹cao最喜爱的谋士郭嘉常年任职,在其死后曹cao更是宁愿空置数年也不曾任命,其本身就是曹cao看重信任的象征,司马懿初次被提拔便被任命为祭酒之职,可谓是荣宠无限,一步登天。

    曹cao扶起司马懿之后,便转身回到座位,司马懿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低着头别人看不清他的神情,但若是靠近却会发现司马懿此时脸上并无多少欢喜之色,反倒是神情有些凝重。

    军师祭酒或者丞相祭酒,这是一个看似风光,实际上并无实权的职务。曾经的祭酒是鬼才郭嘉,郭嘉确实深受曹cao信赖,但由于他放浪形骸,怠于政事,因此曹cao也从来不给予他实事,以郭嘉的性格自然是甘之如饴,但对于野心勃勃的司马懿来说,这绝对不是他喜欢的职务。

    再结合曹cao的话,什么才胜曹cao,这不是功高盖主的暗示么?什么衷心任事,这不是警告他不要有不忠的想法么?最后说的不会亏待,又何尝不是在警告自己,若是自己有不忠之举,僭越之行,便不会轻饶了自己。

    司马懿若是还感觉不到曹cao的的敲打之意,那他也不配司马懿之名了。

    曹cao如此敲打,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当初拒绝曹cao征召的缘故,但司马懿一时也想不到究竟在哪里做得不妥,触怒了曹cao,这才是让司马懿不安的原因。

    曹cao果然没有采纳众人按兵不动的意见,而是决定向关中增兵,不仅是增兵,甚至还将荆州北部、豫州、司隶、兖州可调动的兵马统统调往关中。

    军议结束之前,曹cao沉下脸郑重告诫在座之人,今日商议的只言片语都不可向任何人说起,否则以叛逆论处,众人心中凛然,纷纷表示绝不会向外透露只言片语。

    司马懿出了丞相府之后,坐在马车上不断回顾自己最近所作所为,复盘许久,终于发现了自己犯了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司马懿此次出山太过迫切,处处表现,在曹cao如此多疑之人的眼中,这并非是勤于政事的表现,结合之前自己看不起曹cao,拒绝曹cao征召的的事情,自己现在的行为,将自己的野心勃勃,彻彻底底的暴露在曹cao面前。

    自己若是空有野心倒也不至于让曹cao如此忌惮,但自己适才将陈群、刘晔甚至是程昱都不曾想到的曹cao的真实心意说了出来,这等智谋加上野心,如何能够让曹cao对自己不心生忌惮?

    说到底自己还是太心急了,隐忍了这么多年,不过一时之失,就立刻引起了曹cao的忌惮,这样的结果让司马懿后悔不迭,但如今木已成舟,事实已经无法改变,自己一日不能打消曹cao的猜忌,就算是曹cao近臣,就算出谋划策,功劳无数,就算是荣耀无限,只怕也难以在曹cao手下获得半分实权。

    司马懿自是不愿如此,他开始思考对策,待马车行到曹丕府门前之时,车夫询问司马懿是否要去拜会曹丕公子,司马懿听到曹丕的名字却是精神一振,眼前豁然开朗,他当即让车夫停车,自己则理了理衣服,亲自向曹丕府门前侍卫递上拜帖。

    没过多久,曹丕头发散乱,甚至少了一只鞋也不管不顾,亲自来迎司马懿。

    曹丕走到府门,先是遥遥向司马懿一礼,然后呵斥侍卫:“司马先生乃是当世奇才,是我的贵客,先生来府,蓬荜生辉,我尚且亲自来迎,尔等奴才,如何敢拦?传我命令,今后若是司马先生前来,任何人不得有任何阻拦之举!先生来到,必须执礼恭敬,开中门相迎,听到没有?”

    侍卫们纷纷惶恐,连声应命,司马懿待府上中门大开,这才由曹丕亲自迎入府中,司马懿入府之后,曹丕便屏退众人,司马懿拱手行礼。

    曹丕面露喜色,就要来扶司马懿,司马懿微退一步,道:“公子,臣有一言,请公子务必答应。”

    曹丕连忙道:“先生有话好说,丕必然言听计从,无须如此!”

    司马懿道:“还请公子收回成命,臣今后来府,必须要投递拜帖,待通传之后,才可入府。此外,今后臣来公子府上的次数并不会多,公子若无公事也休要找臣。朝中若有大事,臣自会将建议由他人送与公子,公子若是遇事不决,亦可由他人告知于我,切记不要亲至!臣的请求,公子可曾记下?”

    曹丕皱眉道:“先生,如此行事,却是为何?”

    司马懿叹了口气道:“公子,明公今日召见,封臣为丞相祭酒,此中含义,公子可能看清?”

    曹丕皱眉沉思,司马懿道:“公子若是想清楚了,便将答案由心腹送与臣知。若是公子答案与臣的答案一样,臣便衷心辅佐殿下,绝无二心。若是公子答案并非臣心中所想,或是公子知道答案之后后悔与臣交往,臣与公子,皆是有缘无份。臣言尽于此,请公子想明白之后,将答案告与臣知。臣暂且告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