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二回 仙人洞宝镯送封姨,何仙姑眉山赠锦囊 (第2/3页)
看到熟人般莞尔一笑,让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有如夏日饮冰、冬日围炉般舒爽。灵钏自己也是女儿家,一直以来也对容貌颇为自信,但如今看到这位“在水一方”的绝世佳人,才首次生出“自惭形秽”之感。 不过好在修为一场,定力不乱,灵钏停下脚步收拾心情,随即挂上笑容,在土地指引下来到何仙姑身前浅施一礼,口中说道:“仙姑在上,小妹这厢有礼了。久闻仙姑美名,今日一见,果然不是人间俗物。”何仙姑则温柔笑道:“姑娘来历不凡,只不知何曾与我见过?”灵钏听出对方话中有意拉开距离,只好岔开话题道:“虽不曾见面,但小妹与仙姑也是神交已久。况且先前小妹曾在鸣鹤镇遇到汉钟离,在遂州城外见过蓝采和,如今在此地遇到jiejie,可真算是三生有幸、仙缘广大。”一句话点出八仙之中另外两人,也是在暗示何仙姑自己虽是妖身,但却不是什么邪魔外道,没有必要刻意保持距离。 那何仙姑明显听出灵钏之意,稍一沉默才开口道:“姑娘的师承来历,jiejie也大体有些耳闻。只是姑娘此去西南,命里还有三劫六难,因姑娘与我有些恩德,所以我为姑娘准备了三个锦囊。此去万里,若姑娘遇到难处一一打开便是,里面自有破解之道。” 灵钏闻言心中大奇,心想自己何曾给过何仙姑恩惠,但又不便开口相问,便看着她的脸庞,眼中满是迷惑神色。那何仙姑约莫二十六七年纪,心性却如少女一般。见此情景格格一笑,对灵钏说道:“姑娘可能不知,我前世本是零陵人士,就在九嶷山下长大。后来有些奇遇,得南华老仙指点服食云母之法,这才有缘成仙。姑娘先前在九嶷山除却蛇妖、毁掉尸山一事我已尽数知晓,姑娘救我故乡,是以说姑娘与我有恩。” 灵钏这才明白前因后果,见何仙姑手中依然有三个锦囊递给自己,便放心接下小心收好。又对仙姑道:“那这三个锦囊能不能提前打开,或者打开顺序错了怎么办?”何仙姑见灵钏问话娇憨可爱心中并无杂念,再也忍俊不禁道:“得亏meimei出身名门饱读天书,竟也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见灵钏还未明己意,便又补充道:“万事自有安排,meimei既有仙佛两边相助,这一趟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不过是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罢了。jiejie送你三个锦囊,也不过是在你不知该如何应对时,给你一点提示。所以meimei不必担心,真到用时自然知道打开哪个。” 几句话说得明白,灵钏也想到有佛道两门暗中撑腰这一节,于是再次施礼谢过仙姑。身后张佺早就按捺不住,上前来求吉凶。于是何仙姑取出龟甲金钱,为其占卜两次,分别是十年运程,前一个是大吉,而后一个为半吉之相。张佺又请解卦,何仙姑看在众人面上,为其留下八字批言:“归滇而兴、去南而亡”,张佺不解其意,还想求问。但何仙姑只笑而不言,与众人告辞道:“此间事了,我也该去其他地方了。”说完便飘然而去、体态轻盈,只留下灵钏张佺二人还在挂心先前对话中提到的吉凶。 既然百思不得其解,灵钏又将锦囊拿在手中细看,不知里面存放何物,摸上去似乎空空如也,对着阳光也看不到有阴影,开天目也只看到一片混沌,就像薛定谔的猫。无奈之下,灵钏只好强压下把三个锦囊都打开看一遍的冲动,然后让土地沿僰道去查来自成都的谭氏商队如今到了哪里。过两个时辰,眉州土地送来消息,说商队还未离开益州境内,并将详细地址告知,于是灵钏便以缩地之术领众人在商队必由之路上寻一客栈休息,到第二天午时才与商队会合。同李贤者等人见面说起别后事宜,张佺将八字批言交给贤者,几人研究半天也不知下句里的南是哪里。但毕竟命运无常,别说凡人参不透,就是神佛也只能猜出一二,所以李贤者最后只能以禅宗的万相皆空来劝导。而张佺也从何仙姑的批言中,大略猜出自己寿命只在三十余岁,还有不到二十年可活。不过出身武将世家,张佺倒是早将生死看淡,所以很快就恢复了乐天知命的性格。 如今其他诸事都已做完,众人都不约而同将视线统一注视到南诏国境,虽各怀心思,但大方向却都一致。灵钏亦收拾心情,招来成康归海三将商议此番入滇之事。 次日一早,众人一起南下,离开眉州向南便是嘉州,即今之乐山。因要取道水路,所以商队来到嘉州境内的凌云山附近。这里为岷江、青衣江和金沙江三水汇聚之所,自古以来若暴雨融雪导致江水暴涨,这里便会洪水滔天、急流拍岸,并使下游嘉州变为泽国。所以玄宗朝开元初年,时有高僧海通和尚在此结庐修行,见凌云山下江船被巨浪冲上石壁舟毁人亡,因此为镇压水势而八方募化足行千里,终以一人一钵化来百万之资,并遍请远近工匠在凌云山修造佛像,即今之乐山大佛。后来佛首轮廓渐出,嘉州郡守听说此事,因贪图钱财遂率众前来索贿,却被海通和尚严词拒绝,并以“自目可剜,佛财难得”之语抗衡。不想那赃官竟真令属下取来铜盘,强逼海通和尚自剜一目以证其心。结果海通和尚性格刚烈,毫不犹豫挖出一只眼睛奉上,吓得赃官仓皇逃走。但海通和尚却也因此伤重不治,不久之后便圆寂了。之后数年,工程一度中断,幸得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才使海通和尚的弟子得以继续主持修造,同时朝廷也赐下麻盐税款相助,使工程一度进展飞快。但后来章仇兼琼举家入京升任户部尚书,使得工程再次停工。直到四十年后韦皋治蜀,听说此举之后便捐赠俸金继续修建,此后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