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丽妖行_第一三八回 洱海老龙以命换子,逼反黄龙天军来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八回 洱海老龙以命换子,逼反黄龙天军来袭 (第2/3页)

”只听龟丞相说道:“老朽本出西海,昔日乃是奉西海龙王之命前来辅佐滇池水君,为其出谋划策改革方略,助其统领九湖,所以仙人以前在北荒之事,老朽多少也有些耳闻。”

    说完龟丞相令亲兵搬上桌椅,让侍女送上点心水酒,小心伺候。待灵钏落座这才屏退左右与之密谈。而灵钏此刻才明白龟丞相在滇池的身份实际上是西海龙王的代理人,怪不得龙王夫妇如此敬重。于是小声问道:“先前听闻滇地九湖长期自治,为何如今却投靠了西海?”只听老龟道:“仙人不知,我家老龙王奉佛旨来滇池已近八百年,然而九湖却始终各自为政不肯合一,老龙王无奈之下也只能听之任之。但后来乌龙作乱,我家龙王龙母前往天庭求援,幸得御赐金光镜可屠龙斩蛟,这才将乌龙杀死。其后有此宝傍身,我滇池和抚仙湖的两位老龙王便起了一统九湖的心思,其后我家龙王继位后更在暗中准备多年,厉兵秣马。只是贸然动手削藩,只怕会引起其他七湖龙王猜忌,所以一直隐忍不发等待时机。二十年前我家龙王发现滇地有隐龙藏匿在紫溪山修行,当时不知是毒龙作祟,还以为是有人暗中密谋要取九湖龙族而代之。因此为保万全,我家龙王这才来到西海,求西海龙王给予保护。想我滇地九湖龙王源出佛教,四海龙王亦出自佛教,一千年前都是一家,所以西海龙王慨然应允,并派老朽随我家龙王返回滇池改制革新,为将来一统九湖预做准备。”

    灵钏听那老龟一气说完,这才了解此事背后隐藏的诸多隐情,本来还道滇池龙王资历尚浅难以服众,所以要借自己之手扬名立万铲除异己。却想不到今天这番场景在二十年前就已有谋划,滇池龙王的生父和岳丈早就决定铲除其他七家,扶持子孙上位一统九湖。只不过灵钏同样明白,西海龙王只会暗中提供一点帮助,并不会公开支持。因为当年佛教为入中原,不得已做出一些让步,令四海龙王归顺天庭。若九湖龙王归顺西海,那便成了天庭垂直管理,天庭大可以顺势派遣仙官来云南统御,从此云南便是道家之地,佛教再难染指,而这显然与佛祖安排李贤者入滇传法的初衷不符。同时九湖龙王只要不归西海统辖,而是保持独立,那么他们前往天庭的身份便是客情而非臣属。天庭为笼络人心,自然要厚赏免役,这就使九湖龙王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如此一来,云南九湖和西海的关系便只能是若即若离,这样才符合各方利益。

    想到此处,灵钏不禁有些无奈的发现,若按这个推论一路看下来,如果洱海黄龙此刻到滇池作乱,唯一能阻止他的还真就只有自己。而自己手中并无专门克制龙族的法宝,到时必定一场恶战。那黄龙为报父仇也定是不死不休,自己若真个伤了他性命,将来如果有人拿此事做文章,追究起来只怕后患无穷。但若自己不肯出手,导致滇池周边生灵涂炭,那也会是弥天大罪。到此时,灵钏才发现自己进退维谷,怎么做都是错。而唯一正确的选项,居然是期盼滇池龙母能拖住黄龙,在滇池龙王从天庭搬回救兵之前不让他来滇池作乱。

    心急如焚下,灵钏想起一物,正是先前在白云山除却狼妖所得的昆仑镜。想到自己看过西天,却还未见过天庭模样,现在不如索性拿出一观,顺便看看滇池龙王求援结果如何,也好预做准备。于是灵钏从百宝囊中取出昆仑镜,先小心擦拭一番,然后将其对准东北方向,一路向上看去,只见云蒸霞蔚、宫宇楼台,想不到天宫之大,一时竟难以找到边界。灵钏看着镜中一座座相似的殿角飞檐,心中为难,也不知哪个才是凌霄殿,哪个才是广寒宫。好一会才想起进入天宫需在泰山南天门一路向北,于是又向地面去寻泰山所在。

    一旁龟丞相见灵钏拿着一面镜子乱照,一时不解,便也凑上前来看个究竟。不料细看之下,这才发觉是上古宝物昆仑镜,只因昔日龟丞相也曾随西海龙王前往瑶池拜见金母,所以认得。此刻却吓得魂不附体,失声问道:“敢问仙人这件宝物是从何处得来?”灵钏笑道:“此物乃是一个下界小妖所有,被我拿来看看风景。”

    一句话唬的老龟汗如雨下,颤声道:“上仙当真不知此物来历?”灵钏道:“知道一点,听说此物乃是昔日西王母为见周穆王所造,后在瑶池蟠桃宴上失却,想来就是被那小妖盗走。”老龟闻言心下稍安,只要不是灵钏出手盗走,便不会牵连到自己身上。但心里终究存了几分惧意,便又问道:“上仙既知此宝是王母娘娘之物,为何还敢拿来私用。”灵钏闻言大笑道:“丞相不知,我手中佛道两家至宝已有几十件,便是比它强的宝物也有不少,都没人同我讨要,我又怕她什么。”那龟丞相听到此处,这才知道灵钏的实力有多可怕、背景又有多深,遂不再多言,只深施一礼久久不敢起身。

    灵钏却没心思去管龟丞相,此刻正在用昆仑镜搜索泰山,几番无果下来,突然想起一事,于是又将昆仑镜照到地府冥界。想来冥界虽然广大,且有九州之分,但却只有一条大河,那便是奈河,也被称为黄泉。奈河一端连接忘川,另一端则起源于泰山,所以顺着奈河去找,便能找到泰山。

    于是又费一番工夫才找到奈河尽头,先是鬼门关,然后是泰山脚下的红门,一路向上,过十八盘,终于看到一座天门,在昆仑镜中金光万道瑞气千条,琉璃作顶宝玉为柱。灵钏心想这大概就是南天门,于是往周围细细查找,果见有四人各持法宝站在天门两侧,想必该是持国、广目、多闻、增长四位天王。想到这四位佛教护法神如今却在天庭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