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之名门医女_第006章 妖精打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6章 妖精打架 (第2/4页)

“娘总不会害你,你到底是单纯了些,也怪我,咱们府上女人少,没那么多的弯弯道。”

    吕氏拍了拍莫颜的手,觉得这有时候不是一件好事。宅斗是高门大户贵女们的必备技能,她们大多从小耳濡目染,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反观她的颜颜,已经十三岁了,眼神中时常带着雾气,看着还和孩子一样。

    莫颜深以为然,穿越过来之后,见识了这群女子的不同,例如李月娥,夏若雪,也才十几岁吧,莫颜想,前世她十几岁的时候,都不晓得什么什么是暗恋,更别提算计人了。

    “娘,女儿会和李嬷嬷好好学的。”

    未雨绸缪,多听多看多学总不会有错,千万不要小瞧本土的女子,以穿越人士自居,很多时候,莫颜觉得自己挺吃亏。

    至于未来的事情,万俟玉翎会有几个小妾姨娘,这些都不是目前能考虑的,计划没变化快,万一他有了小妾,她就踹了他自己过日子,只要有银子,到哪里不能潇洒。

    “你这么想,娘就放心了。”

    莫中臣一个人离开这么久,吕氏不太放心,当年他进京赶考,就犯了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次去湖州,路上得有人照应,墨青是男子,到底不如女子细心。

    御史府上事务繁多,吕氏其实是走不开的,可府里的事情再重要,也比不过自家老爷,所以她立刻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陪同莫中臣去湖州。

    “娘,您的意思让我管家?”

    莫颜的嘴巴张成“o”字形,从前吕氏听丫鬟婆子回事的时候,莫颜都在偏厅,府上的事务繁杂而琐碎,衣裳首饰,下人们的月例银子,和各府的人情往来,还有器皿的保管,大厨房的采买等等。

    “你十三了,早晚也要学习管家,李嬷嬷当年是太皇太后身边的总管嬷嬷,教导你绰绰有余。”

    这点,吕氏很是放心,希望她回来的时候,自家女儿已经能挑起御史府的担子,在莫颜出嫁之前,吕氏还想松快两年。

    天啊!学礼仪,学制药,学武功,还要管家,这些事堆叠起来,莫颜觉得她出门逛街的时间都没有了。尽管如此,莫颜还是支持娘亲去湖州的,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前两天王府的总管来送东西,万俟玉翎最近到汴州庄子上小住,给府上送了消息,记得她喜欢吃汴州城的麻花,便派人骑快马送过来,她打开层层包裹的食盒,里面竟然是温热的。

    多宝阁办事效率不错,吴匠人所制作的镂空玉簪刚好用五天的时间完工,立刻派人送到御史府,前几天京都的小姐们聚会,莫颜特地戴着前去,气得叶宛西眼睛里冒着红血丝。

    如是以前,肯定有喜欢拍马逢迎之人来找莫颜的麻烦,可惜今非昔比,她是未来的南平王妃,身份高贵,就是皇上也要尊称一声“皇婶娘”这辈分不是一般的高。

    李月娥伤势严重,龟缩在府上养伤,赵桂花没了同盟,蔫了不少,永平侯千金夏若雪已经和护国将军府的袁小将军定亲,用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礼仪,很是匆忙。

    赵桂花想找人商议,她进不去京兆尹府上,无人诉说,内心凄苦,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脸色惨白惨白的。

    算计来算计去,到最后仍旧是一场空。弄死了一个林苗月,不可能再用同样的手段整死夏若雪,在她和李月娥同盟之时,已经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这一次,她不再有把握。

    最近京都着实不平静,观景台刺杀一事,鲜少有百姓知情,众人的目光全部放在蝴蝶班的《双凤奇案》上,用连载的形势唱戏,是大越戏班子的一种突破,很快被百姓们接受。

    有了市场,就不缺写戏本子的人,大案子写不出来,一般的凶案还是会写的,但是免不了有些低俗,其中一些情节上,缺乏刺激感,百姓们反应平淡。

    《双凤奇案》中有很多非常专业的知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很多仵作对其中死亡时间的推测表示非常有兴趣,他们特地花银钱找了一具尸身,用来研究,果然,和戏中阐述得一模一样,他们各方打听,听说给蝴蝶班供应戏本子是一个名叫黑蝴蝶的神秘人。

    蝴蝶班太有名气,吸引了很多戏子自愿加入其中,但是胡班主是个谨慎人,人品不好的坚决不要,未来蝴蝶班会红遍大越,那种好吃懒做之徒只能给戏班子拖后腿。

    十五灯会之后没几天,赵东海带着孙女赵小倩找到戏班子,莫颜提前知会了张大姑娘,张大姑娘和胡班主又进行了一番考核,最后决定录用,二人分别签订了死契。

    其实说是死契,还是比较公平的,就相当于一个铁饭碗,戏班子并不限制人身自由,空闲的时候,众人可背台词,排练新戏,也能去街上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年过了之后,染发坊不如年前火爆,但是每天生意爆满,只是等位置的人少了很多,见到赚银子,染发铺子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他们的配方差一些,但是价钱便宜,很多花甲之年的百姓过寿,在之前都会去染个头发,让自己看上去年轻一些。

    生意不如之前是莫颜早已经预料的,她并不沮丧,染发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若是可以,需要继续开拓,目前她正研究染成其他颜色的配方,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接受。或许有一天,染成五颜六色的头发,成为京都的一种流行趋势。

    申时末,太阳落山,把天边染成一片火红的颜色。莫中臣匆匆从衙门归来,吕氏见状,赶紧安排厨房端上晚膳。

    偏厅里,一家人聚在一起,正在说着临别的话题。爷奶得知还能和二儿子相处一段时间,很是高兴,若是有机会,莫中臣还能回到颍川去看看,离家多年,村中已经有了变化。

    “不过湖州那边水患,流行疫病,皇上为啥让你去呢?”

    奶奶刘氏的语气中带着埋怨,说完之后,自己觉得不妥,皇上所作所为不是她一个老太太置喙的。

    “娘,您别忧心,这次我陪着老爷一起去,带上多多的药材。”

    吕氏在晚膳时分宣布了这个决定,正好丽娘在颍川,药材不够可以联系丽娘,自从分别到现在也有两三个月,吕氏不知道她过得如何。如今这世道,家中没个男子立门户,容易被欺负,也多亏丽娘性格泼辣。

    “夫人,这是真的?”

    莫中臣曾经想过,万一感染上疫病回不来怎么办,又觉得自己应该没那么倒霉。湖州流行疫病,吕氏毅然陪同他一起南下,莫中臣很是感动,夫妻多年,他没给她带来什么好日子,现在想想,有些惭愧。

    “是啊,墨青一个小子,又是个爱躲懒的,我怕照顾不周。”

    家中没有小妾姨娘,吕氏不可能让丫鬟伺候着,只得自己亲自出马,上次夫妻分别了小半年,这次不能再分开了。

    “府上的事务就交给颜颜打理,左右就这些下人。”

    御史府的下人只有三十个左右,不似京都那些钟鸣鼎食的人家,一个院子里就要十几个下人,府上光的丫鬟婆子就有个几百,还有无数等着当差的家生子。

    “爹,我会写家书,顺便和娘报账。”

    饭桌上,莫颜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莫中臣吹了吹胡子,瞪了自家小闺女一眼,也不知道是不是南平王惯的,越发的无法无天,连他这个当爹的都打趣。

    那封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