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34章 真假伤痕 (第1/3页)
时光如流水一般,转眼间进入腊月。【】 靠山村的小娃们最喜欢过年,这意味着可吃到平日舍不得买的猪rou,还有漂亮的新衣裳,玩具。 到亲戚家走动,能收到压岁钱,一两个铜板,足够在村口的小杂货铺子买上两块麦芽糖。 欢喜的不仅仅是村中的小娃,还有莫颜。 过了年,时间过得更快,和皇叔大人一年之约,也没剩下几个月了。 每日的等待,好歹有个盼头,最近两个月,莫颜再次全身心投入到对医术的研究上。 村里没有小儿患病,倒是有得了病的妇人。 开始妇人不敢麻烦莫颜,只是在和大伯娘的闲聊中,隐晦说出自己的病症。 生产过后一年里,恶露不止,到药铺找郎中开药,药没少喝,就是不见好。 莫颜听大伯娘念叨过,正好出门碰到那个妇人,为谨慎起见,她把脉后,开了方子。 妇人被折磨一年,几乎不抱希望,喝了莫颜开的方子才几天,就止住恶露,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直呼神奇。 莫颜想低调,适得其反,被村里人添油加醋,传了出去,平白多了个妙手仁心的名声。 好在,百姓们对她的身份很忌惮,没人敢上门来找,不然这腊月过不安生。 事后,大伯娘很后悔,若不是她多管闲事,或许自家侄女就不会引人注意。 这下,颍川的百姓的都知道莫颜在靠山村的消息。 村里来往走亲戚的人,突然增加不少,可能是早听闻南平王妃的诸多传言,百姓们好奇,想要得到证实,看看王妃到底是不是如传闻那般,倾国倾城。 莫家大门紧闭,莫颜更不想出村,目前这个身份给她带来的都是麻烦,挡也挡不住。 小包子们每日早晚都跟着莫颜在村中转悠,或者上山,被拘在院子里,宝贝和宝宝很不高兴。 两个小的指着大门的方向,想要出去走走。 莫颜狠下心,无动于衷。 不是她不想,而是担忧安全问题。 刺杀事件,在她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特别是现在,京都时局不明,万俟御风苟延残喘,她猜测,对方很可能再次下杀手,抓住她和双胞胎威胁皇叔大人。 她有武功在身,身上有暗器,有毒药,尚能自保,可小包子怎么办?终究是太小了些。 洛荷思考良久,最后还是在慈善堂挑选一个五岁的小丫头,她留了一手,让对方拜她做干娘。 小丫头是胖丫观察几日后挑选出来的,有心计,难得的是还保留心底的那份良善。 这丫头很懂事,知道帮着家人干活,每天拉着香香的小手,耐心地带着她一起走,和小大人一样。 慕白给她起名慕萱。 慕萱家在南边某城,因水患,全家人逃难,她爹娘生生的饿死,只留下她一人,被好心的百姓送到慈善堂。 慈善堂的丫头们一般养不大,到七八岁就被送到大户人家府上做丫鬟,培养她们自食其力的本领。 胖丫偷偷观察过,慕萱虽然也会和孩子们争抢饭菜,但她会把rou和瘦弱的小丫头分享,很有大jiejie的派头。 洛荷正是需要这样的人照顾香香。 在调查过慕萱的身世后,洛荷摆了席面,让慕萱感激不已,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荷jiejie,腊月里,路不好走,商家也不开门,你们急什么?” 慕白和洛荷总觉得一家四口在靠山村,叨扰了有一段日子,不好意思继续住下去,蹭吃蹭喝。 莫家人热情好客,慕白和家里人相处的不错,在村里没有大户人家那么讲究。 “那就年后走吧。” 洛荷实在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她到莫家几乎没做什么贡献。 从中秋节住到现在,莫家人没一点不乐意,反倒是她脸上挂不住了。 毕竟这不是南平王府,莫颜是出嫁的女儿,也是客。 “你说的有道理,过年这会儿,找车夫不容易。” 洛荷抿了一口水,脸色红了红,这一拖,又要等正月十五后。 她和慕白商议,放心不下在大吴的洛祁,手下的暗桩有一部分在阜阳县,所以一家四口准备先到阜阳县,等局势稳定,先回大吴看看。 “荷jiejie,你也不用太过客气。” 莫颜巴不得有人陪伴,这样日子过的快些,她特别喜欢按照现代的款式,给香香做花裙子。 宝贝和宝宝看到花裙子很喜欢,抢着不让给香香。 兄弟俩把花裙子压在身下,莫颜如厕的工夫,再回来,两个小的已经把花裙子套在身上,美美地走着猫步。 这么经典的镜头,莫颜立刻写在日记中,对双胞胎的评估加一条,护食。 冷风萧瑟,尤其是冬雨后,气温骤降,早晚能看到白色的雾气。 成片的雾气白蒙蒙的,把小山村笼罩在一片迷茫里。 颍川主要是大越的药材基地,来往做生意的多数是外乡人。 刚进腊月,商人们拖家带口回老家过年,镇上,县上的铺子空了一半。 腊八节后,在镇上只有最后一个集市,家里缺少什么,查缺补漏,尤其是油盐酱醋等调味料,做菜不可缺少的,必须置办整齐。 胖丫跟着村里的妇人学了一首熏烤香肠的绝学,里面加辣椒,熏烤后切片,放在蒸屉上蒸一刻钟。 又辣又香,下饭正好,祝神医把切片的香肠夹在馒头里,一次能吃两三个,食量与日俱增。 腊月里,人情往来走动频繁。 林知县亲自上门送了年礼,都是一些家常用的,糕饼,酒水,鸡鸭鱼rou,还有一篓子河蟹。 莫颜看到河蟹,两眼放光,这可是送到她的心里。 有身孕那一天,寒凉食物,莫颜一点都没吃。 其实她明明知道,少吃些不碍事,可她还是严格控制自己,不敢冒险。 莫家和林家走动,论的交情而不是地位高低。 林知县很会做人,也没有送特别贵重的东西,家里人对他交口称赞。 走的时候,爷爷特地把慕白送的好酒作为回礼,大伯娘又拿出来胖丫熏的香肠。 祝神医眼巴巴地看着香肠被放在篮子里,送上马车,他心疼的打抽。 腊月初十,大堂哥莫轻云完成莫颜的重托,回到村里。 莫轻云先洗漱一番,之后找莫颜来说起此行的情况。 之前卖人参的十万两银子,是一笔巨款,投入到将士们的军需中,只能见个水花。 “采买的药材都是在采药人手中收的,成色好,避免药商抬价。” 莫轻云手底下有一百人左右的镖师队伍,听候差遣。 人多,办事不费力,就是耽搁些工夫。 “今年颍川丰收,粮食的价格不高,咱们在周围的农家收购一批。” 节约的看着是小钱,积少成多,也是不小的一笔。 剩下的粮食,在大商铺采买,和对方谈价格,粮商还出运货的马车。 粮草,布匹,药材总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