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开局无双_第三三三章:众臣议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三三章:众臣议事 (第3/3页)

>
    又想想不太可能,要是把李孝恭换成王运他们不会有这个想法,但是王运只是个给别人安排的。

    所以李渊的信任不可能达到这个地步,所以这里面就肯定有他们不知道的情况在。

    而李渊不说他们就不好问,他们也不敢反驳,要是里面有大事反对了,那不就是给自己找罪受嘛。

    索性算了不说话,反正也出不了什么大事,而且再反对也落不到他们的头上。

    而李世民挑了挑眉毛,因为他听到了高士廉这个人。

    而他也没有说话,他手中的权利太大了,地方上也有个陕东道掌管,那可是整个中原和河南地啊!

    再想插手南面,那怕不是要被打死。

    而对于李建成来说,其他人不说话,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而且他手底下也没有这种能够坐镇广大地域的人才,接下来想办法安排各地刺史就行。

    所以李建成想了想说道:“陛下,巴蜀就没必要变动了吧?”

    李渊直接点点头,窦轨就挺好,坐着吧。

    “江南地,永安王可坐镇,宇文士及可辅左。”

    听到李世民说李孝基这个名字,李渊连连点头,嗯,宗室自己人,挺合适的。

    李孝基本来历史上是死在了刘武周手里,但是这一世被王运给救了下来,所以没死。

    而李渊对于他这个堂弟,还是非常信任的,最近闲置着,正好可以加加担子。

    有宇文士及这个能文能武的在,也不用担心出现什么问题。

    而这些坐镇的职责,基本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等到一切走上正轨,各地安稳下来之后就会直接撤了。

    “那就让永安王任江都大总管,坐镇江南吧。”

    众臣应下来之后眼神闪烁了起来,因为他们从这话里面听出了一个问题。

    按照往常,这种坐镇一地的事情基本都是增行台尚书省管理的。

    而总管这些职位除了各州总管,其他地方一般是打仗时的临时职位。

    行台不好撤,但是总管好撤多了,行台是一大帮子人,总管只是一个总管。

    行台掌政事,还能管一部分兵,比如说最为关键的粮草,而总管只能管兵,粮草没战事都管不了。

    权利方面小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坐镇也没事,有兵压着出不了事就行。

    所以从这句话就可以听出来,李渊这是要开始裁撤各地行台,开始慢慢的收权了。

    而行台裁撤了之后,下一步估计就是各地的总管职位了。

    等把这些撤的差不多了之后,各地的政事和军权基本都算是收回来了。

    下一步就是削兵权,收大将兵权,开始休养生息。

    不过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各地权利划归朝廷,对于他们这些宰相来说难道不是好事?

    接着又商议了一下岭南道的事物,这个最后商议来商议去,还是扔给了现任,只不过给冯盎加了一些官爵。

    这地方纯属天高皇帝远,先稳住出不了事就行,日后慢慢的处理。

    “接下来商议一下河北的刘黑闼,行道让朝廷不要动弹,等把所有有心之人勾引出来了之后,再一网打尽。

    朕心里其实也是这么一个心思,而现如今萧铣一灭,林士弘这些人不足为虑。

    不日行道就讲北上平叛,本来已经安排的妥妥当当,柴绍受河南地,秀宁坐镇中原安排兵马事宜。

    河北的刘黑闼,只动用行道的统军府和并州、中原兵马就行,不需要调动关中兵马,劳命伤财。

    但是出了辅公祏这一档子事,让秀宁去了南边,这中原就需要提前安排一下。”

    李建成和李世民眼睛刚一亮,李渊就浇灭了他们心中那一团火。

    “行道有意让元吉领着李靖做这个事情,但是也需要几员大将提前过去做准备。

    都议一议吧,该安排谁过去,朕认为最好还是从行道麾下选比较好。”

    二李心中叹息,河北的事早就知道是王运的,但是没想到连个副帅也抢不到。

    而众臣有点无语,从王运麾下选……

    你直接安排呗,还问我们干嘛?

    李渊微微一笑,不商量一下总归是不太好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