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开局无双_第三四零章:情绪复杂极了的冯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零章:情绪复杂极了的冯盎 (第2/3页)

和这儿自然是不能破例的,这些封赏都是跟李渊商议过的事情。

    而丘和心中无奈,怎么想请辞都走不掉啊!

    没办法,谁让你太有本事,谁让你的儿子们太有本事。

    而且丘和年龄大,并且他们一家是鲜卑改姓,原姓丘敦,所以丘和以前叫丘敦和。

    在鲜卑将领里很有人望的,就跟李纲一样,不能轻易放走。

    当然,给个大将军职位也只是半虚职,可以管理,但是不能让你全部掌握。

    历史上是交州总管,然后上表入朝,给了右武侯大将军的职位。

    这一世就放到左右武卫,更荣宠一些,后续削兵也更有用。

    然后历史上没过多久就请辞,因稷州是其故乡,便让他担任稷州刺史以颐养天年。

    一直到贞观十一年,这老头八十六岁才去世,追赠荆州总管,谥号襄,赐给东园秘器,陪葬于献陵。

    这老头是个很有智慧的人,现如今已经不是他们的时代喽。

    所以该走就得走,给儿子们腾位置,让他们奋斗去吧。

    他这个当老子的不走,儿子们肯定是升不上去的。

    所以丘和想了想一番感谢之后应了下来,他还是去找李渊请辞吧。

    王运这边不太好,要是同意他请辞了,对王运的影响非常不好。

    而王运对他儿子多有照顾,他们丘家的阵营,就是王运和李世民两人。

    这就是儿子多,个个都有本事的好处,李世民要是成了,那就是从龙之功,要是没成这不是还有王运嘛。

    而搞定了丘和之后,王运低头舔了舔嘴唇,抬头看向冯盎:

    “不知明达兄有何想法?”

    冯盎感觉有点不妙,为啥突然喊我明达兄?

    所以他起身很是谦卑的深深一礼:

    “不敢当大王兄之称呼,明达并未有什么想法,一切听从大王安排。”

    大王?王运挑了挑眉毛,该吓唬还是要吓唬,叫大王也没有用。

    “明达兄大业七年的时候,跟随隋炀帝杨广出征辽东,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本王也任着左武卫大将军的职位,说起来你我之间还有这样一份渊源。”

    啧,这算是啥渊源?

    而且为什么要提及这件事,想要拉我入朝?

    其实王运就是纯粹的胡扯,给接下来做铺垫。

    “后来隋末乱世来了,明达兄赶回岭南,后来历经大战,占据了数千里土地,自称总管,不容易啊!

    而且你冯家于我华夏有大功,维持岭南稳定,于我大唐也有泼天的功劳。”

    冯盎连忙行礼,有些惶恐的开口说道:

    “大王言重了,此等小事怎么可以称功劳?”

    冯盎心里越来越虚,他总感觉要出事。

    而王运皱着眉头摇摇头,直接开口说道:

    “隋末末世,天下分崩离析、时局动荡,中原大乱,整个天下都陷入了大战之中。

    我大唐皇帝陛下虽应运而生,但我大唐陛下的影响和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啊!

    岭南、百越之地一直无所归属,乱象频发。

    明达兄攻克平定二十余州,占地方圆数千里,这难道不是泼天的功劳?

    有人说赵佗于开发南越有大功劳,在我看来与明达兄相比他还差的远呢。

    其他的不说,就说明达兄占据的地盘,岂是赵佗的九郡能相提并论的?

    本王对于明达兄是相当的佩服,故而本王相为明达兄加上南越王的名号,不知明达兄意下如何?”

    王运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冯盎直接扑腾一声趴伏在了地上,心中大惊,额头和背后冷汗直流。

    南越王赵佗那是谁?

    那是割据一方,中原王朝拿他没有办法的诸侯王啊!

    而把他吓成这样的还并不是这个,他心里现在只有一个想法,王运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他去年在王运还没有来南边,林士弘被张善安狂揍的时候就有人说过一番话。

    隋朝已是末世,分崩离析、时局动荡,国内大乱。

    唐王虽然应运而生,但他的影响、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岭南、百越之地尚无所归属。

    明公攻克平定二十个州,占地方圆数千里,岂是赵佗的九郡能相比?

    现今名份还未确定,请加‘南越王’名号。

    而王运刚刚说的话,完完全全的就是这番话的翻版啊,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而且这番话是私下里那人给他说的,除了家仆并没有外人在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