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天门、接引 (第2/3页)
且这两种修行路子慢慢拓展出去,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多年之后,形成了四种人。 其一,两种修行路子皆无法修行的凡人。 其二,凝练真气的武夫。 其三,吐纳灵气的修士。 其四,两者兼修之人。 社会制度自此定下。 法体双修的人成了主宰,武夫与修士在社会中层,最底层的则是凡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这在所难免。 彼此的厮杀频频发生,有法体双修的大智慧者试图以一己之力阻止这一切,但终究独木难支。 无奈之下,此人远离故土,独自踏上修行之路。 数百年后的某一天,苍穹之上突然裂开一个豁口,紧随其后的是白、红、黑三种雷光落在大地之上。 动静极大,引来无数强者窥伺。 而在雷光过后,一道金光从天而降,将此事的始作俑者紧紧包裹吸上天空,消失于那道裂缝之上。 看戏的诸多强者大惊失色,纷纷逃窜。 唯独一个同样是法体双修的老者分离直追金光而去。 然而,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在靠近裂缝数百里之处,裂缝全部合拢。 待那老者回道地面之事,神情忧郁,所有人都在问他从裂缝中看到了什么。 他却没有回答,径自离去。 这一幕,与先前之人的离开何其相似。 于是,人群里便传出这样一个说法。 法体双修之后达到一定程度便可由天上那道金光接引,到另外一个天地去。 一时间,修为较高之人纷纷远行,去寻找那虚无缥缈的飞升之路。 又几百年,老者飞升,更坐实了人们的猜想。 也就是在这时候,只修行武道或者道法的两种人开始着急了。 难道这时间就之后两种修行路自兼具之人才可离开这片天地。 世上最不缺的便是不信邪的人。 俗话说的好,世上本无路,人走多了便有路了。 自那之后的数百年里,飞升之人越来越多。 直至真有一位武夫成功飞升,而后是第二位、第三位,再然后就是修士的飞升,人们不再失望...... 画面到此为止,纪源沉思许久,缓缓抬起头来。 红衣女子道 纪源若有所思,又问 红衣女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轰! 如遭雷劈,在此之前,纪源对于如何飞升上界仅仅是存在理论之中,因为即便是只修武道的崔潺,在那次机缘巧合之下也仅仅是进入了先天境界,却没能平地飞升。 而这,恰恰证明了他的猜想不那么可靠,至少说,以崔潺在武道上的造诣都无法轻易飞升,那世间又有几人在武道之上能出其右? 纪源直接了当地开口询问。 女子若有深意地看着纪源,回道 又一个重磅新闻,九星巅峰竟然不是巅峰,武道先天境界也不是最高处。 那要道何种境界才能符合条件? 红衣女子道 纪源泄气,怎么这么喜欢卖关子。 转念一想,这好像与自己还是没有太大关系。 红衣女子道 没等纪源回答。 这是纪源与这红衣女子短短对话中的第三次震惊。 天门?打不开了? 话至此处,红衣女子略有所思,而后继续开口说了一桩仙国旧事。 方才纪源所看的那些影像所来的地方自然是古仙遗迹之中,彼时仙国高层的修为还不算太高,强者也就双手之数。 他们仗着一身修为与些许法宝深入古仙遗迹,在遗迹中找到了三样东西。 其一,便是纪源先前所看之物。其功能很明显,告诉人们如何才能飞升。 其二,一方石台。只要修士将灵气灌注其内,石台便能显示出修士的修为高低。其上一条红线极为明显,显然那就是飞升的门槛。只是,彼时仙国首脑的修为距离那条线还差了很远,他们心中清楚,只有继续修行才能有机会。 其三,同样是一方石台。石台之上铭刻了许多玄妙纹路。石台一边更是极为显眼地刻着三个大字。 结合三者,结果呼之欲出。 只有将修为提高到能够触及红线的地步才有资格飞升,不论你是何种修行方法,武道也好,练气也罢,皆能尝试飞升。而飞升台可以让修行者飞升成功的几率大幅度提升。 话至此处,纪源心中隐隐觉得不妙。 果不其然,在红衣女子接下来的言语中得到了答案。 仙国创立的第一百个念头,足足有五位达到飞升条件之人,一个法体双修、一个武夫、三个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