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表明心意(七千字大章) (第1/4页)
“华曦,你怎么有空来这里,外面最近可是闹得沸沸扬扬”得知华曦到来的消息,刚刚走出实验室,鹤熙清丽的容颜上展露出一个调皮的笑容道。 “你是知道我的,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想到网络上的沸沸扬扬,华曦不禁露出一抹苦笑。 自从拒绝彼得的要求后,明面上彼得虽然没说什么,但在暗地里,双方的对抗已经日渐激烈,华曦见招拆招,一眨眼便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然而,姜还是老的辣。 彼得在不声不响中,居然撬动了有关华曦的舆论,本来因为之前的刺杀事件,在大环境的言论中,普遍是同情华曦,仇视与刺杀案件不清不楚的家族等人,对于华曦竞争冠军不可谓是一个有利条件。 在这种环境下,彼得非常聪明的没有正面去触碰那些敏感字眼。 而是先从边缘地带入手,在众多的吹捧之声中,别出心裁的举起华曦的学历、受教育程度,然后大吹特吹,达到一种令其它人都看不过去的程度。 这个时候,再有专家出面科普,华曦的真实水平以及其它参赛者大把大把荣誉、证明、头衔等的差距,统统亮出来。 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虽然华曦很有潜力,但和这些人比起来还差的远,以此来潜移默化的表达,华曦的个人水平根本不足以在奖项中获得最终胜利。 这种偷天换日、鱼目混珠的本事一出手,不少人看的非常憋屈,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能看着对方摆事实讲道理,再想一想好像很多专家、院长都出面作证了,难道真的是自己想错了。 上述这些还是有自己思考能力的。 大部分的人自以为有思考能力,其实只是随波逐流。 彼得这一次大范围出手,全方面打击,对于这些人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了对方的思想后,还喜欢到处传播,以此显示自己知识渊博、具有思考能力。 其实恰恰相反,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别人手中的棋子。 而正是这些不自觉当了棋子的人,在网络中搅合风雨,在极短的时间内,仿佛便占据了主流声音。 华曦对此也不意外,毕竟沉默的大多数定则还是有效的,当大部分人沉默,这一部分人发声的时候,不就成了“主流”声音。 华曦也有些头疼。 不得不说彼得的这一波抓的正好,负责网络这一领域的真冬,刚好跟着鹤熙专心实验室的事项。 而彼得的手段也足够老练,潜伏之深、范围之广、各个环节配合默契,一旦爆发,在华曦反应过来之前,就将局面糜烂如斯,华曦见了都要说一声佩服。 彼得为什么要这么做,华曦也很清楚。 名声这个东西有时候轻如鸿毛、有时候重如泰山,有名无实,早晚露馅、有实无名,事倍功半,只有名声与实力都有,才能无往而不利。 十五个评委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总有人是硬骨头。 在这种时候,单纯的收买效果不大,但是在彼此成品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会不自觉的挑选名声更大的那个,不用觉得奇怪,这就是人之常情。 因此彼得的出手相当毒辣,杀人还要诛心。 ------------------------------------- 正所谓谣言一句话,辟谣跑断腿。 想要应付彼得的手段,一味的陈诉真相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付一个大新闻最好的选择永远都是制造另一个大新闻来吸引注意力。 时隔多日,凯莎代表家族高度赞扬了华曦的工厂制度,特别是对于普通平民的巨大吸引力,隆重宣布投入一大笔资金帮助华曦尽快扩大规模,建立更加亲密的体系等等。 自从与凯莎见面之后,华曦相信双方踏出这一步是早晚的事情,但在关键时刻,凯莎能够惺惺相惜的及时站出来,清晰的表明与华曦共进退的态度,还是让华曦相当感动。 毕竟,华曦清楚家族不是一个人的家族,为了达到目的,凯莎也一定付出了某些代价威望。 但说实话,有某些好事者,将凯莎与他联系到一起,却也是华曦没想到的事情。 不过也多亏了那些粉色传言,精准了抓住了大部分普通人的注意力,让彼得的舆论轰炸半途而废,等大家冷静下来,再公开发布实际情况效果就比以往要好的多。 既然知道了对方的策略,华曦当然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事实上复试以后,华曦便在做着最终准备,鹤熙与真冬便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仪器已经调准好了,之前的参数与获得了不少,你确定现在就要进行人体实验”玩归玩闹归闹,谈起正事来,鹤熙语气严肃的说道。 “当然”华曦斩钉截铁的道。归根结底,科学领域,成果永远比虚名更加重要, 在彼得的设想中,他们双方的成果应该相差不大,甚至他们还是占据优势的一方。 毕竟,无论是家族一方的成果也好,还是博士的手稿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当年资料中的一部分。 实验已当时的技术手段失败之后,虽然沉寂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家族有识之士,默契的收拢大部分失散资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