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呆若木鸡1 (第2/3页)
声色询问道:“蓝青打磨这些台词用了多久?” “他刚刚不是说了嘛,哦,他在后台说的,你没跟过去。” 拍头做顿悟状,曲钟解释:“在后台,蓝青称台词是他在你们化妆时,修改的。” “这...”惊讶更甚,程国强指向提词器:“蓝青,台词是你...” 举步走来,听见询问,蓝青决定刻意藏锋:“哦,这事啊,此前做过一些功课罢了,毕竟早就拿到了剧本,有准备。” 点头,程国强就事论事回应道:“如果是打磨过,那就说得过去,但也很不错啊,至少需要一定的历史功底。之前台词我看过,虽然也是这个流程,却丝毫没有感染力,完全是生搬硬套,大数据合成的,反观这些对话,像是...水银泻地一般。” 蓝青拱了拱手:“哪有,程老师谬赞。” “好。”闻声,程国强对眼前少年愈发喜欢。 明显可以借机炫耀,却实话实说,这态度,可以。 “好啦,好啦。”淡然一笑,曲钟不以为意。 按照猜想,蓝青肯定是为此准备很久,最近对方声誉下滑严重,很有必要这样做,只为改善口碑。 总之,这场戏还是有些不尽人意,需要立即解决。 蓝青下跪那段可能是因为紧张,没有按照剧本及时跪下,需要补拍,虽然可以找位替身,搞个分镜头解决,但那绝对不自然。 原本想法是,这个片段一定要是震撼人心。 先给个全景镜头,画面一切,再来一段特写,肯定好评不断,如果换成替身,没有蓝青正脸露出,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呀。 “哦,这样啊。”听着曲钟赔笑讲出不妥之处,蓝青轻声一笑。 “对,就一点小问题,麻烦您二位...” 闻言,陈国强道:“行,我喝口水马上开始,蓝青,你也准备一下。” “等一下,两位老师,这个片段其实…没必要重拍。”出声劝阻,蓝青示意大可不必。 闻言,曲钟、程国强疑惑不解。 “这…” “什么意思?蓝青,你没按照剧本来呀,哦,要是嫌膝盖疼,你垫上东西。” “不不不,我不是这意思。”神色忽然严肃,蓝青道出了实情:“两位老师,你们有想过嘛,如果这个片段不剔除,而是直接展示出来,会不会…更好呢?” 说白了,蓝青是刻意为之,他要表现出扶苏愤怒之下的不理智,营造出有血有rou的荧幕形象,不是一味的胆小怕事。 借此,一石二鸟。 使得程国强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疑惑,那是特级演员最真实的微表情。 在等待拍戏那一个小时,他除去重写台词外,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想要对方记住自己,渴望彼此建立关系,不具备心思机巧、超凡能力,人家凭什么鸟他? 笑脸相迎、客气礼貌、端茶倒水、认真对戏谁都会做,而他,可不想人云亦云。 这个套路,从表面上讲,是建立人脉,与大咖结识;从深层次说,是在尝试打破娱乐圈的纳什均衡协议。 如此这般,能够为日后自身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旧瓶装新酒,不是他想要的,他要引领新潮流,他要卷。 他承认有赌的成分,但不好意思,嘿嘿,赌对啦。 “你...” “这...” 听见蓝青解释,程国强、曲钟顿时呆若木鸡。 天呐。 这小子,竟然...骗过了所有人,甚至包括他们。 尤其是曲钟,作为导演他立即开窍,原汁原味的表情神态,要比刻意为之好上数倍。 演戏,终究是演。 程老师那疑惑神色发自于内心,不是演,而是真情流露。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蓝青不要让自己停下拍摄,难以想象,如果这幕戏放在屏幕上该是何等亮眼,该有多少人为之疯狂点赞。 此时此刻,程国强同样也是如饮醍醐,虽然无法预料,这幕戏能带来何等反响。 但就目前看来,他遇到了一位人才,简直是为影视而生。 除了演技有点下滑,剧情走向、台词打磨、细节把控等,眼前这小子都有一番独到见解。 AI科技进步神速的时代背景下,当所有大脑都在墨守成规、拘泥于系统时,蓝青这种别具一格的创新思维,真是少之又少。 怪不得呢,他不配合拍戏,原来是不屑一顾,斗不过资本的他,是在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去发出反对声音。否则,以这番能耐,何至于此。 他不愿同流合污,好高傲的性子啊,想到自己,背地里看不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