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6、柴油机船首航 (第1/2页)
1894年3月底,纳米布守备旅凯旋,此役为南华公司带回来牛16万头,羊32万只,马1.3万匹,象牙5.1万根,蜂蜡5123斤,金子25.3万盎司,钻石宝石2万颗,橡胶28吨。 此役被消灭的土著人总数应该在12万人左右,其中被葡萄牙人消灭了7成。 南华公司武器好,战术素养高,担任驱赶和攻坚任务,葡萄牙人在后面出苦力,专司杀人,杀累了的葡萄牙人最后直接让土著俘虏自己挖坑他们再活埋的程度。 战利品最终落到葡萄牙人那边的是3成,南华公司得了7成。 这些物资总价值在300万镑左右,接收这些物资的珊莎.布鲁斯眉开眼笑,脸上的笑容灿烂了许多。 但这次的远征也出现了一些损失,战兵损失了近百人。 其中一多半是感染了疟疾等热带丛林疾病,剩下的则是被土著人袭击而死。 新式步兵战术效果确实显著,在战斗过程中很多士兵都因为小组之间的协作、推进体系而减少了受攻击的频次。 叶世龙让一线参战官兵搞出一份“新式战法在实战中的应用体验”。 石锦堂看过后,大赞叶世龙这个工作做得好,同时电示他,要做好对伤亡士兵的抚恤工作,立功人员的名单要尽快报上来。 《南华日报》的李恩富也得到指示,尽快给远征士兵做一次深入报道,这次报道要重点突出南华公司参与这次行动的正义性。 要把这次作战任务定性为:南华公司应葡属西非殖民地政府请求,参与了一场平叛行动。 记者要深入挖掘士兵们在远征过程中的感人事迹,着重突出士兵之间的战友情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 尽量少提新式战法,更不准描写南华公司的新式武器。 李恩富得到批示的时候,心里隐隐有些不合时宜的想法。 但是想到石老板是南华公司的领导人,领导的做法肯定要以南华公司的利益为重,是以他不赞同也得执行。 …… 忙碌完这些事后,石锦堂来到南华造船厂,同郑廷襄以及鲁道夫.迪塞尔等人,开一场关于机动船的会议。 这次的会议主要是研究柴油机在船舶动力上的应用场景和实船航行。 驾驶舱室内烟雾缭绕,石锦堂拿着一根雪茄坐在上首,他最近已经习惯抽雪茄了。 这东西尼古丁含量比香烟低的多,而且雪茄的烟不入肺,他年纪不小了,已经不适合太冲的香烟了。 其他的郑廷襄等人则是人手一支好彩烟,这时候也没有二手烟的概念,反正是你抽我也抽。 鲁道夫.迪塞尔从石老板这边顺了一根雪茄,抽的脸上油光闪烁。 他的船用柴油装机方案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论证通过了,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实物安装和调试工作,这速度已经十分可观了,接下来就是试航了。 若是首航成功,那么他的柴油机就有了应用场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是我们这艘试航船的轮机结构图,整艘船排水量800吨,我们采用了柴油机直接驱动螺旋桨的方案,船长74.5米,宽9.55米,吃水2.4米。 船上采用3台迪塞尔先生改进的LD-2型柴油机,缸径290毫米,行程为430毫米,转速240转/分,单台输出功率80马力左右。” 鲁道夫.迪塞尔设计的柴油机是单缸4冲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热功效相对来说还是有点低,远不如后来大行其道的2冲程发动机。 但是目前来说鲁道夫.迪塞尔的改进型机器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嗯,我大致了解了,咱们先试航一段,体验体验吧。” 郑廷襄点头,然后叫来了试航船只的船长,一个瘦小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对着石锦堂鞠了个躬,“石总好!” “嗯,好,你叫什么名字,开船多久了?” 年轻人腼腆的笑了笑,“报告石总,我叫区海鱼,开船3年了,我哥是区海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