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降神子 (第2/2页)
我移步谷内,再叙前尘。” “全听祭祀吩咐。” 绕过蜿蜒曲折的峡谷,几经辗转众人方得入谷, 初入神谷,犹入仙境。此中虽处雪山之巅却如入百花争艳之春。 远望,红墙白雪,古寺寒山,春梅绿柳,繁花胜开,兰花盛草,蜂围蝶饶,暖泉热雾,薄衫妖娆。不似人间居所,胜若仙人福地。 近观,神树落花,果香满园,奇灵异兽,飞鸟鱼池,香炉青烟,妙语圣言,侍者有灵为伴,仙人有童护法,各持法器,各司其职。 宝塔偶有灵光乍现,庙堂偶有灵气漂散,林间偶有祥云缭绕。 “果然是天神仙子的居所啊。可融天地圣杰之灵,可纳江河祥云之气。此番求仙问道果然不负前程。” “大王请坐。” “不知大王今次到访,以为何事?” “不劳祭祀起卦,小王今次到访乃诚心求学问道。望,不吝赐教,指点一二,不求长生飞仙之术,但求冥悟乾坤道法之理。” “长生飞仙之术,乾坤道法之理?”苏嫣儿但闻此言,虽心无波澜,却神灵通透,预感不祥。逐按下慧心,细听原委。 “四年前我西域陆州遭逢百年大旱,数千绿洲化为荒漠,万千良田被风沙掩埋。百姓纷纷上街乞讨,饥渴无助。本王逐祭天求雨,下令各州县郡开仓放粮,命人撅土挖井数千余尺,但数日已过乃未见地出泉水,天降雨露。 一时间,粮库空亏,无粮充饥,无水止渴。无奈之下,尽有人开始,溺子裹腹,杀畜饮血,相残而食,千百余里,饿殍遍野,死伤无数。
就在小王拜天求雨,无神救助之时,求雨未得,却天降神子,地现天书。 那一日,小王命人在神灵祭坛再次祭天求雨。祭天结束,仍旧滴雨未落。然,天现祥瑞之兆,乎见一神棺从天而降。 神棺落至城外百余里外,万民围观,不能近身。 于是本王逐下令百余黑骑,十余驽车,将其运回都城。怎奈,神棺虽有一车之长,却足有万斤之重!逐命人将驽车拆解,另千名强兵力悍,绳索捆绑,圆木推运,方才将其运回都城。 本王详察此物,初观之,非人间凡物,外似水晶棺椁,内有神力护体,凡人不能近身。虽周身外溢寒气,可暂缓暑苦,却于旱情无济。 后多日。又寻人探究终无果。 又七日。太医报丧,王妃临盆难产,母子双双不幸离世! 寡人悲痛欲绝之际,欲随夫人驾鹤仙去,怎料那神棺尽被寡人一头撞醒! 只听闻,神棺竟口吐人言,皇城内外灵光乍现。” “天降之物,竟能吐人言?”苏嫣儿闻言忽觉诧异。就像听说平日里吃的仙桃圣果突然可以口吐人言一般,道心惊触。 “神棺曰:吾乃神明之子,可造宇宙天穹,可改乾坤之道!得者可逆天改命。” … “可造宇宙天穹,可改乾坤之道?”苏嫣儿若有所虑。 “神棺言闭,但见一男婴,自玉棺之中现世,凌空漂至寡人怀中。待寡人欲再询神棺此子生世详情之际,只见神棺化作一缕青烟,不知所去。” “初得此子,寡人细观之,确与众生不同,面白如玉,肌肤如雪,目似清泉,眉清目秀,周身微凉,唯头胸发烫。逐叫仙医看诊,仙医观后并无大碍,方才安心。” 听国王言至此处,美丽的神灵祭祀苏嫣儿用慈爱关切的目光环视殿堂,暗自起灵动念,神识扫过众人周身,眼神随灵而动,终落至凯撒尔国王身后一侍女怀中乳臭未干的幼童之上。 只见这幼童生的一头黑发,雪白柔嫩,乖巧可爱,正于侍女怀中憨憨沉睡,全然不惧周造嘈杂。 苏嫣儿随意撵起一杯茶水,轻吹一口灵气,以似起卦,占卜一二。 定神观之,不自惊觉,这幼童命里尽与胎中未将世的圣女有着千丝万缕的红线之缘。苏嫣儿不动声色蜿蜒一笑。心想果然是天赐神子,命里运里皆有定数。神庙仙人祭祀如此众多,可圣女却偏偏派我亲迎凯撒尔国王,看来圣女大人早已未卜先知,只是不知这姻缘是福是祸。 “那天书又有何故事?”伴于祭祀一旁的侍女好奇地发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