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声律启蒙 (第2/2页)
看你的水平如何吧?” 马文才应道,“好!” 起身走到那幅画面前,死死的盯着这幅画。 平时非常熟悉的画面。 可是,这时无论怎样,马文才都想不出来合适的诗句,来描写这幅画。 忍不住挠头。 这一下可怎么办? 看似简单的东西,做起来,怎么这么难啊? 还是做不出! 马文才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到底是鼓起了勇气,“师父,学生做不出,还请师父教我作诗!” 看见马文才去了傲气。 杨晨这才提笔写道。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 写诗的时候,杨晨便已经调动了白玉枝条,吸收了诗稿上面散发出来的文气。 又是一首! 马文才的脸,都白了。 人比人,果然是有差距的。 只是这差距,是不是太大了点儿。 和自己一比,自己简直就是个酒囊饭袋似的。 这会儿,马文才死的心都有了。 真是货比货扔,人比人死。 写完诗。 杨晨放下笔。 “其实,写诗并不难,也并非是一定要有灵感,才能写诗。” 马文才道,“师父,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当然觉得写诗并不难,可是写诗真的不需要灵感吗,没有灵感怎么写出来好诗?”
杨晨道,“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要把前人做的诗,日日朗诵,慢慢的就会作诗!” 唐诗? 这是个什么东东? 马文才表示不理解。 可是他没有问。 一问,又显得自己孤陋寡闻了。 自己只需悄悄记住,然后询问老爷子就是。 只是熟读诗歌,真的就会作诗吗? 马文才深表怀疑。 不过,他决定试一试,收集一下大周朝的各大诗人的诗歌,每日朗诵,看看能不能做出来一首好的诗歌。 “除了熟读他人的诗歌之外,也要注意一些技巧的学习,譬如说押韵!” “诗歌为什么要押韵呢?这是因为诗歌本起于情绪,是用于吟诵的,既吟诵,就要有个调子,诗经里的民歌如此,抑扬顿挫,撞击情感点,押上韵脚,反复回旋,有助于情感表达,也能更好地感染听者。” “所以想学作诗,便要学押韵,我以前曾经写过一本,有关于如何押韵的一个小册子,叫做声律启蒙,你且随我念诵,待你把这声律启蒙记诵熟悉了,我在正式教你作诗。” 马文才点头。 “好,那咱们就开始,我背一句,你就跟着背一句,记不住的,可以写下来,自己去照着背诵!” “是,师父,学生的脑子很好使!” “一定会记住的!” “好,咱们先开始学习第一卷。”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杨晨背一句,马文才跟着念一句。 朗朗的读书声,从私塾中传来。 而不知何时来到私塾之外,静听杨晨授课的马老,整个人,却是被震住了。 “这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 “快让人,拿纸笔来,给我记上!我要细细琢磨,认真钻研。” PS.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