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中国平安 (第2/2页)
符合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上佳之作。果然不出意料的是,等到这些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完成,并陆续推向社会之后,立即引发了极大地反响,卖座率居高不下十分惊人;此后,这些作品继续向海外传播,赢得好评如潮,并荣获了很多中外影视大奖。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管是华尊集团创办的影视公司,还是文艺表演团体,他们所有出台的作品,全部是堂堂正正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彭禹亲自审批过的,是不允许任何乌七八糟的东西存在的,是有着鲜明的华尊文化终极思想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华尊文化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和高尚的道义,打造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品牌;不但财源滚滚,而且深受政府的赏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奠定了自己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最后再说一下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这家公司在上一世成立于1988年中国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彭禹之所以要用这个名字,并不是它的名堂有多么好,业绩水平有多么了不起,而是冲着这个响亮的名字而来的。当然了,在上一个时空位面里,“中国平安”还是很厉害的,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尽管后来在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不敌于那些赫赫有名的国际大型保险公司,但也在国际上有着不小的名声。 现在已经是1987年了,距离那个工人大批下岗的时期已经不远了;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之下,虽说彭禹已经早就未雨绸缪地创办了“华尊社会救助基金会”,但他的内心还是很不踏实的。毕竟,那个时候的下岗人员的基数实在是太庞大了,很多家庭都陷入了生活的苦难与困境。到目前为止,表面上看,“华尊社会救助基金会”已经有了一笔庞大的储备基金,而且数目在逐日增长,但彭禹心里明白,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这笔钱可能会解决人们的燃眉之急,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让千家万户吃饱饭穿暖衣,生活没有后顾之忧,那还差得远呢!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彭禹思索了很长时间后,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保险行业。 现在的中国保险行业,服务和经营手段十分单一;归纳起来,也就是人寿和财产保险,经营理念十分落后。你比方说,你投入一份财产保险,确保你家中那些电视机冰箱和录音机什么的高档家电不被人盗窃或者意外损坏,你和保险公司签订一份合同或者意向书就可以了;一旦你的保险期到期,你除非继续投保,否则人家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了。而在上一世后期的保险行业呢,经营策划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几乎涉及到了社会各个层面;除此之外,他们还普遍具备了银行储蓄和风险投资等诸多功能,给予了投保者更多的实惠、选择和保障,cao作性不但大大增强,而且也更趋于人性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给了现在非常实用的借鉴经验。 基于这个原因,彭禹在经过将近两年的策划和准备之后,决定首先在北京建立了一家“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然后准备逐步向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和兰州等其他省区直辖市辐射;有关该部门的领导由谁来担当这个问题,彭禹他们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把它落实到了已经和常圆圆一起加入华尊集团的张贤铭的头上。张贤铭是常圆圆的女婿,1985年毕业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是金融保险博士;学业有成回国后,张贤铭认识了常炎鸿的女儿常圆圆,交往了几个月后,双方就情投意合地步入了婚礼的殿堂。再后来,小夫妻俩双双放弃了国营企业的铁饭碗,义无反顾地跳槽到了华尊集团。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无论是彭禹还是集团的其他高层,大家都认为张贤铭无疑是主持“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不二人选;而获得重任的张贤铭,也是满心欢喜地在妻子的支持下,欣然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一心一意地筹划和经营起来。 不得不说,彭禹在保险行业推行的新理念和新做法,令张贤铭受益匪浅和钦佩不已;为此,“中国平安”刚刚开张不久,就连创佳绩,在中国同行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在这种良好的发展背景之下,“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业务不但日新月异,而且有口皆碑。很显然,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不仅“中国平安”公司在全国扩张和推广的步伐越来越快,而且极有可能会成为华尊集团旗下的又一个巨无霸产业。 目睹上述企业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彭禹很是欣慰;放心之下,他参加完由林国忠主持的入党仪式后,带领着一支精干人马,脚步匆匆地再一次来到了家乡正阳。 第二部宏图大展第二百零六章:中国平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