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 贾诩 (第2/2页)
也很好奇,不由得开始凝视着林南。想看他如何回答。 林南开始扯淡道:“南在游学之时,就曾听说过两位的大名,于文则熟读兵书,深谙练兵治军之道。贾文和智计过人,更善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南才会派人去请二位,可没想到二位竟是如此的不通情理,不拿出绳子。就是不肯到晋阳来,所以,南才会出此下策,唉!南也是很无奈。” 见林南一脸无辜的样子,贾诩笑道:“林大人的好意,我们真是受不起,如果我们坚持不肯出仕,那林大人会怎么处置我们呢?” 林南笑道:“也不能怎么样,不过就是你们一辈子都不会有自由了,不过。我认为你们绝对不会一辈子都不出仕的,至少你贾文和不会。” “噢?林大人对在下这么有信心?”见林南信心满怀的样子,贾诩不禁好奇地问道。 林南道:“那当然,文和非百里之才,又非驽钝之人,为何又如此的做作无为呢?纵使我林子扬并非英明之主,难道管幼安荀文若沮子正等人皆愚昧之人吗?” 见贾诩沉默不语,林南又接着说道:“天下之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而天下之才,亦有大小之分,秉小才之人,但为小事。具大才之人,可举大事,今先生身具王佐之才,却欲效仿农夫躬耕于垄上,吾诚为先生惋惜万分。” 听了林南的一番话,贾诩的心里也翻起了万丈巨浪。不过,被人绑来的滋味儿也确实不好受,所以,贾诩欲言又止,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林南知道,贾诩是一时还放不下自己的面子,还下不来台,所以,林南便起身对贾诩深深一躬,说道:“先前多有得罪,南在这里给先生赔罪了,事出有因,还望先生不要见怪。” 一看林南竟亲自给自己施礼赔罪,贾诩便连忙推辞道:“大人客气了,在下不敢当,大人谦卑下士,胸襟广阔,诩实佩服万分。” 林南笑道:“既然如此,那文和为何还称呼在下为大人呢?” 一听林南这么问,贾诩一愣,不过,旋即便明白了。 于是,贾诩便退后一步,对林南深深一躬说道:“主公在上,请受贾诩一拜。” 见贾诩归心,林南便赶紧把他扶起来说道:“文和能留下来,真晋阳百姓之福啊。” 收服了贾诩,林南便转头对于禁说道:“不知文则有何打算?” 于禁道:“你不用说了,我是不会奉你为主的。” 林南道:“我知文则为笃信之人,所以,南想冒昧的问一句,在文则心中,那鲍信难道会是明主吗?” 于禁被林南说中了心事,不由得老脸一红,不过,随即于禁便辩解道:“我虽与鲍都尉相交甚厚,却并没有讨论天下之事,更谈不上主从关系,只是我现在实不想出仕罢了。” 林南道:“那文则的意思是以后会出仕了?” 于禁道:“这个么……要看以后的情形了。” 林南道:“那我只好把文则关到文则想出仕为止了,当然,如果文则想要出仕辅佐别人,那文则还是一辈子都呆在晋阳吧,反正晋阳也不差一个人的口粮。” 一听林南这么说,于禁不由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指着林南的鼻子骂道:“林子扬!你欺人太甚!你!你……” 于禁还想再说什么,可却被典韦和许褚二人给按住了。 这时,贾诩说道:“文则休要如此,请少安毋躁,我主不过是和你开玩笑罢了。” 一听贾诩这么说,于禁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依然狠狠的瞪着林南,而林南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是微笑不语。 实际上,林南还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如果于禁真的一辈子也不跟着他,他还真就想把于禁软禁一辈子,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便宜了别人。毕竟,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不能让自己变强,那么,就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对手变弱。这样,自己想要胜出也会容易一些。 不过,见于禁的气色平和了,林南便道:“南也并不是一定要强人所难,但南却是一个极爱才之人,所以,如果真的要把文则软禁一辈子,南也甚感为难,所以,南今天就与文则定一个十年之约吧。” 一见事情有了转机,于禁便道:“愿闻其详。” 林南道:“文则助我十年。十年以后,文则便可自便。如何?” 于禁想想说道:“十年太久,三年如何?三年的时间,应该可以打退匈奴人的。” 林南摇头道:“不行,三年时间太短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样吧,翻一倍,六年如何?这是我最大的让步了。文则如果不同意,那就在这里终老一生吧。” 于禁想了想,无奈的说道:“好吧,我就助你六年,六年之后,你却不可再为难于我。” 林南笑道:“大丈夫一言九鼎,岂能如此儿戏?文则放心,六年之后,是去是留任凭文则,在下绝不食言。” “好,我答应你的六年之约。”于禁也爽朗的说道。 林南笑道:“好,今有文则相助,晋阳可保无虞啊。” 随即林南又道:“明日,文则便可修书一封,把家眷也接来吧,对了,还有文和的家眷。呵呵。” 无奈,于禁只好点头答应了。 见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贾诩也很高兴,说道:“想不到主公竟是如此仁义之人,有此主公,真是我等的幸事。” 听了贾诩的话,林南暗暗无语,自己这要算仁义,那遍地都是仁义之人了。 把于禁和贾诩搞定,林南便回到了自己的太守府,而临走,林南还撤走了许褚和典韦等人,这让贾诩和于禁又一次感到了林南的高风亮节,而于禁,也不由得对林南又多了几分好感。 回到自己的太守府,林南不禁有些兴奋,不管怎么样,前奏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明天就要开始施行自己的新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