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于罗 (第2/2页)
意外。 而几个人走了一段路,却迎面见到了荀彧和荀攸二人,而二人见了林南,便连忙上前施礼。 林南摆手说道:“二位不必客气,今天,我们仅仅是并州的百姓而已。” 二人笑了笑,便和林南一起沿街而行。 看到了荀彧,林南便道:“晋阳能有今天,文若居功至伟。” 荀彧道:“主公过奖了,这本是彧分内之事,并且,这一切,都源于主公的英明领导。” 林南笑道:“文若过谦了,我本来就不擅长理政,而对于细微之事,更是有心无力,所以,以后并州之政,还是要靠文若的大才。” 荀彧道:“主公大略雄才。世所罕见,又何必要在意这些毫枝末节呢?” 听了荀彧的话,林南笑道:“罢了,现在并不是工作时间。我们怎么又谈起了政事?我们还是安心逛街吧。” 说着,几人便大笑这向前走去。 而让林南更惊讶的是,他们一路上竟看到了很多并州大小官员,一如大贤管幼安,狂人弥正平等。竟也来逛街,当然,看到并州官员能够与民同乐,林南的心里又高兴了一番。 逛了一回,林南便倡议众人找一家饭馆休息一下,可找了一圈,林南等人也没有找到歇脚的地方,因为几乎所有的小店都人满为患了。 无奈,林南等人只好在街边的小摊上坐了下来,而林南刚坐下。就见对面走过来几个人,而那几个人又都很是剽悍,孔武。 等来到近前,只见为首的那人对林南施礼说道:“阁下可是并州刺史林大人?在下于罗,字扶之。” 见那人认识自己,林南便起身还礼说道:“不错,在下便是林南林子扬,不知几位有何要事?” 于罗说道:“并无要事,只是仰慕大人英名,想与大人倾心一谈。” 林南道:“原来如此。几位坐下说话便是。” 于是,赵云和太史慈便站在了林南身后,而将位置让给了于罗等人。 于罗道:“如此则叨扰林大人了。”说完,便坐在了林南对面。而其余的人却都垂手站在他的身后,态度很是恭敬。 林南道:“来者既为客,相逢便是友,扶之可称呼在下子扬便是,我现在也只是并州的一个百姓而已。” 于罗道:“林大人能与民同乐,实让于罗佩服。今天于罗便托大了,称呼林大人的表字。” 林南道:“扶之不必客气,听扶之口音,观扶之相貌,扶之似乎不是本地人吧。” 于罗道:“在下是定襄武成人,母亲是匈奴人,所以,相貌口音便于汉人有些不同。” 林南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扶之来晋阳是游学?探亲?还是访友呢?” 于罗道:“偶然游学至此,幸而遇见子扬。” “呵呵,如此说来,真是幸会了。”林南笑道。 聊了几句话,林南便知道这人一定是匈奴人,可能是来刺探军情的,不过,至于他的身份地位,林南却一时猜不到,所以,林南便想是否应该将他抓住严刑拷问,而一看自己身边的众多文臣,林南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旋即于罗说道:“断头谷一战,子扬以数千新兵全歼左贤王五万铁骑,左贤王战败身死,此战之功,虽古之名将亦有所不及,子扬真天下奇才。” 林南笑道:“以计胜之罢了。” 于罗道:“子扬过谦了,今见子扬能与民同乐,便知子扬深得并州民心,有民心在,子扬还有何所畏惧。” 林南道:“扶之所言甚是,如今之并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所以,就算匈奴人再来,也定是有来无回。” 说完,林南便哈哈大笑,同时,也偷眼看于罗的表情,而于罗却面沉似水,没有丝毫波澜。 而听林南把话说完,于罗便道:“子扬之言有理,不过,如果真的要面对十数万匈奴铁骑,子扬恐怕也没有什么办法吧。” 林南笑道:“确实如此,不过,不能以力胜之,可以智取。” 于罗道:“子扬智绝天下,我也早有耳闻,只是不知子扬将以何策御敌?” 林南笑道:“若令其自乱,吾又何须战之。” 于罗笑道:“想不到子扬竟还有如此之法。” 林南道:“雕虫小技而已。” 又说了一番话,几盏茶过后,见天色已晚,街上的百姓已经稀疏,林南便道:“扶之若不闲寒舍蔽陋,今晚就住宿寒舍如何,我们也好促膝长谈。” 于罗道:“子扬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因家中有事,明日便要归去了,所以,子扬盛情,在下实不能接受。不过,他日有缘,我们还会再见的。” 林南道:“我们一定会再见的,如此,南就先行别过了,后会有期。”说完,林南便向于罗施礼拱手告别。 “后会有期。”于罗也拱手告别说道。 于是,林南找到赵葳管亥等人以后,便和荀彧等人一一告别,回到了刺史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