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郭嘉 (第2/3页)
实,刘和是想说,你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不现实了,用得着这样吗?或者说,你是来逗我们玩儿的吧。 见众人一脸疑惑,林南便明白了:诚然,自己的举动把他们吓住了。 于是,林南便对陈群说道:“取纸笔来。” 还没等陈群反应过来,就已经有人飞跑着去拿纸笔了。 片刻之后,纸笔便来了。 于是,林南便起身把纸笔塞到陈群的手里,对陈群说道:“文长请宽坐,我说你写。” 虽然不知道林南到底是何用意,但陈群还是坐在了一案之旁,摊开了宣纸,拿起笔。蘸好了墨,等着记录林南要说的话。 这时,只听林南说道:“颍川书院学生陈群陈文长,品学兼优。性行淑均,特征辟为并州政务院政务从事,接令行。 大汉光和六年六月丁戌,并州刺史林子扬令。” 说完,林南便命典韦奉上刺史大印。深呵了一口气,便重重的印在了宣纸之上。 等林南盖完大印,大厅中的众人便全都呆若木鸡:因为林南竟然真的要征辟陈群和郭嘉出仕。 见众人痴呆的表情,林南便笑道:“这回你们信了吧。.`” 林南说完,陈群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双手高举着征辟令,说道:“陈文长愿誓死追随主公,一生无悔。” 一见陈群感激涕零的样子,林南便连忙把陈群扶了起来,说道:“文长啊。你着急起来干嘛?奉孝的那张还没有写呢。” 无奈,陈群只好又坐回了案旁。 而郭嘉却对林南施礼说道:“林大人,如果我不想去并州呢?” 一听郭嘉这么说,大厅中的众人无不又是大吃一惊:天上掉下了一个馅饼你还不要?你脑子进水了吧?什么人呢。 林南笑笑说道:“奉孝啊,你认为我会放你走吗?” 郭嘉听了,看了一眼林南,又看了看他身后的许褚和典韦,便只好叹了口气说道:“那嘉就随主公入并州吧。” 林南笑道:“如此甚好。” 随即,林南便道:“二位今天就收拾东西吧,我明天就派人来接二位。” 这时。陈群起身说道:“主公,那奉孝的征辟令还写不写了?” 林南没说话,而是转头问郭嘉道:“奉孝以为呢?”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文长愿意写。那就写吧。” 随即,林南便转头对刘和说道:“今日打扰院长了,为表南之谢意,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说完,林南便命许褚奉上一个锦盒。 刘和打开一看。里面竟是满满的一盒黄金。 于是,刘和便连忙推辞说道:“林大人这是何意?如此重礼,在下受不起啊。” 林南笑道:“老先生不必推辞,我观书院建设已经陈旧,所以,区区薄礼,就当是南为了书院建设的整修,所出的一点心力吧。” 一听林南这么说,刘和便想了想,对林南深施一礼说道:“大人心意,刘和代书院全体师生拜谢了。” 林南一边扶起刘和,一边说道:“老先生客气了,不过,南以为,书院整修之事,最好明年再行。” 林南说完,刘和便好奇的问道:“为何?” 林南神秘一笑,说道:“到时候,老先生自会知晓。” 说完,林南便向刘和告辞,转身和蔡琰出了大厅。 林南刚走出数步,就见刘和从后面追上了上来,在林南的身旁说道:“书院还有很多名士,不知大人可有意征辟?” 林南笑道:“我虽有意,奈何车驾已满,无法多载啊。” 说完,林南便拉着蔡琰的手出了大门。 望着林南的背影,刘和不禁叹道:“如此奇事,也只有如此奇人能做得。” 第二天,林南便载着陈群和郭嘉,踏上了返回并州的大路。 坐在车上,林南忽然笑着问陈群和郭嘉道:“二位是不是觉得南太过唐突了。” 陈群点了点头,说道:“若非主公征辟令,群肯定不会相信主公之言。” 而郭嘉却笑道:“主公天下奇才,做出如此之奇事,亦不足为奇。” 一听郭嘉这么说,林南便好奇的问道:“奉孝何出此言啊?” 郭嘉道:“主公得势于圣上,却不欲为官朝中,而是远赴边地吃苦,此一奇也。 主公才华惊世,诗文纵横,却不欲著书治典,而是效仿武夫征战沙场,驱除胡虏,此二奇也。 主公不重虚名,唯重实利,不重虚礼,唯重情义,此三奇也。 有此三奇。主公还不是天下之奇才吗? 并且,主公一入并州,便改制练军,鼓励工商。汉化异族,明奇技,如此奇思妙想,便是奇中之奇了。 还有,天子赐婚。主公竟大胆拒之,试问,这天下间的事,还有主公不敢做的吗?” 郭嘉说完,林南便大笑说道:“奉孝知我也。” 没几日,一行人便回到了晋阳。 给二人接风洗尘以后,林南便命陈群入并州政务院,任政务从事,命郭嘉入并州军务院参谋部,任高级参谋。兼参谋将军,顶替虞翻的空缺。 而林南刚回到晋阳,便现了蔡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