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七章 立学称子 (第1/2页)
“对王巨有些不利啊,”赵顼说道。 韩维与韩绛兄弟都属于强硬派,因此对王巨的做法也不大排斥。毕竟朝廷好久没有打出这么扬眉吐气的战役了。不过消息是对王巨很不利,尽管司马光带着言臣矛头主要对准了孙沔,然而也连带着王巨了。 司马光直接说王巨好大喜功,豢养私兵。 试问一个小知县豢养私兵能干嘛?况且一个知县,能在华池县呆多长时间,不要说王巨是文臣,就是武将,周边是环庆路泾原路与鄜延路,驻扎了多少官兵。要么王巨是陈庆之,否则这几千兵马又能做什么? 但沾到了这个豢养私兵,总有些不好。 这也是原来韩维与赵顼最担心的地方,不揭开大家一起装糊涂吧,虽然王巨用了一些灰色的手段,最终也是想边境出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并且又打胜了数场战役,还用计较吗。可揭开了,这种手段多少有些见不得光。 难道这就是王巨送马的用意? 但与马沾什么关系? 赵顼真想不明白了。 他郁闷地走到御苑,正好他二弟赵颢在看腊梅。 赵顼便问:“若有你眼前有一匹马,能想到什么?” “大哥,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问一问。” “能想到什么?骑兵。” “还有呢?” “军事。” “还有呢?” “还有什么,它的速度快。” 难道与军事有关,必须用很快的速度解决?赵顼心中想。似乎这样想就能想通了,王巨不能算出京城的变故,但以前王巨就用张亢的例子对他说过。 是不是很冤? 赵顼以前真没注意,现在王巨提醒之下,觉得真冤。不要说动用了府州州库的钱,那一战胜得那么光彩,就是将并州的州库在事急从权的情况下,也能打开振作士气了。 同时王巨也提到过,前线战斗不好打,打赢了未必能有功,反而会悲催。 果然就来了。 因此王巨这是在向他求救呢,担心他自己又变成张亢,不但没有功,反而有了过。但是王巨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于是隐晦地献了两匹马。 想到这里,他眼睛亮了起来,俺还是很聪明的…… 那就想想办法吧,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前线打胜了战役,没有功,反有过,这如何了得。 于是赵顼找到赵曙,将他想法说了说。 “顼儿,你啊,当真朕是糊涂人?司马光说归说,他是言臣,祖宗家法,言者无罪。可朕听归听。不过孙沔若是如司马光所言,确实是一个问题,因此朕打算派两个中使下去略查上一查,顺便问一问那个小知县。” “父皇打算派那个中使下去?” 赵曙说了两个太监名字。 不过赵顼仍担心,毕竟朝堂上的事乌七八糟,这也是王巨灌输的理论,不要以为有好心,就能办成好事情。不做事不难,一做事则是很难。于是他又找到那两个正准备出发的太监,说道:“华池县那个王巨,本王十分喜欢。” 两个太监莫明其妙。 赵顼索性挑明了说:“请麻烦两位,到了华池县对他转告一句,从实禀报,一切有本王替他做主。” 这样说,还不明白吗? 这个小王巨就是俺的人。 而且宫中太监都知道赵曙身体一直不大好,虽然不知道赵曙那一天隔屁,更想不到一年多后赵曙就隔屁了,但知道赵曙这个身体骨不会太长久,顶用熬上十几年就了不得了。那时候这个大宋的天下是谁的? 两个太监立即说道:“奴婢会意。” ………… 年关将近,华池镇涌来许多百姓。 原来李三狗在镇外建了一个军寨,后来蕃骑营搬到西华池砦去,王巨就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将这个军寨改成了一个草市。 这后面还有好几个背景。 第一是私商。 象这样正大光明的私商,在光池县还从未有过。随着子午山山匪或剿灭,或逃亡,就是有一些亦民亦匪的山民,在官兵的震慑下,也不敢重cao旧业了。因此私商规模越来越大。 原来朱清与诸位商人联手,庆州商人还有些怨言,现在怨言也没有了。首先他们也害怕了,这个小知县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私盐不得走华池道,不过可以走庆州道,销量影响也不大,受益未减反增。 私商规模庞大,就不能再用独轮车了,而且也在雇佣许多民夫押运。有的百姓手中攒了几个钱,便购买了一些大牲畜,制了车子。不是独轮车,而是真正的大车,少者能载五石,多者能载十石。买车子就得有人做车子。而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