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资格 (第2/2页)
” 其实不仅是八个字,在它们前还有四个字,无执政者。 也就是手握国家权柄的人,如果想将天下的恩惠归给自己,那么相应的怨恨又推给谁? 或者这样说,一个执掌天下大权的人,都想别人说他好话,不说他坏话,可能吗? 再往深处说一句,一个执掌天下大权的人,不做事便罢,一做事便有人喜,有人怒,但只要给别人好处,只让大家欢喜,那可能吗? “子深兄,你可知这句话的出处?” “据说是王曾讲的。” “是他说的,背景是吕夷简将范文正调到京城担任开封府尹,范文正于是利用这个机会,画了一张百官图,吕夷简将范文正贬到饶州。但当时朝堂还有一个资历比吕夷简更深,才德兼并的名臣,那就是王曾。范文正便上门责问王曾。为什么你能容忍吕夷简这个jianian人小人。王曾便说了一句。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这句话让范文正感触很大,所以才有了他后来与富公的一段对话,大笔一挥,能让一家人哭,但不能让一路人哭。” “王曾公说得有道理。” “是有道理,仁宗前面几大重臣当中,论才能当以吕夷简为第一。但加上cao守,几乎无人能及王曾。范文正cao守超过了,才能政绩却远不及之。” “欧阳公诚为可惜也。” 王巨无语了。 不要怪后人,就连自家的门人也这样想,他说道:“子深兄,是不错,王曾公当然有资格说这句话。” “欧阳公与韩公也有资格,若非他们,当年太皇太后与先帝矛盾就能激化。”
“子深兄,我只说几件事。恩师曾讥我是功利之徒,我确实是功利之徒。唯结果论。韩公与欧阳修功过,不是你我评价的,但我只泄露一件事,治平二年国家亏空两千多万,这只是账面上国库的亏空,还有地方,各州府积欠一亿六千多万。” “积欠一,一亿六千多万?” 葛少华吓着了,这个数字他想也不敢想哪。 “实际积欠一亿六千多万倒没什么,你有没有想过濮仪之争带来的后果?它是一种撕裂。好了,不要管欧阳公了,下去收拾行李吧。” 葛少华去了京城。 王巨也去了渠工,那个燧洞也挖好了,其实难也就难在渠道这一段,一个大型燧洞。后面还有一些燧洞,不过那几个燧洞规模都不算很大,即便没有火药,也能轻松解决。 另外长达十里的河堤全部用了石堤,多是石路,没办法,即便没有石路,这一段是总引水渠,水势汹涌,也必须用石堤。 还有那个渠首塘。 王巨骑马来到渠首,许多民夫在用锤子夯打渠床的尖石。 这些尖石也要被敲掉的,不必追求那么完整,不过渠床若是凹凸不平,就容易将沉淀下来的泥沙阻住,不能随渠水冲入蓄沙池。 渠首塘也剩下最后一层垒石了。 民夫们将方石一块块抬上去,再将铁索挑出来,进行捆绑。 侯可说道:“子安,可惜夏收终于到了。” 夏收来了,民夫们一起回去了,这是无奈,朝廷也没有发什么工资,再让人家不收割庄稼那成呢。 要命的再过一段时间,厢兵也要押运物资了,同样要抽走。 那时劳力会减少一半多。 “侯知县,满足了,进度比我们想像的要快。”王巨说道。 第一段工程重中之重乃是渠首这十几里长堤,但它只是工程的一部分,包括干渠与支渠,这要感谢宋朝以前的历次修建,虽然一半主渠重新变动,不过这些原有的工程也使得现在的进度提快,特别是叶清臣的那次翻修,今年受益,明年还会受益。另外这次王巨头带得好,一个是磨洋工式的做活,一个是主动干活,性质是两样的。比如万春圩,那么长的圩堤,一个月就修好了,得多少方土? 两人说着话,最后一块巨石连起。 数千军士立即传出一片欢呼声。 为什么主要就是渠首,渠首一坏,整个郑白渠都缺水了,还谈什么灌溉。但这样建渠首,不要说泾水了,估计就是三门峡里的鬼门水恐怕都冲不垮。这意味着郑白渠以后又会成为关中第一良渠! 侯可也兴奋地与王巨击着掌。 相比于朝堂各个大佬的心思,侯可心思几乎单纯得可爱。 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带着两名侍卫,骑马弛来。 王巨与侯可迎了上去。 小黄门传旨,也就是释放战俘的诏书。 “什么,官家在开玩笑吧?”王巨没急,侯可急了。(未完待续……)R129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