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六六章 诬奏 (第1/2页)
如果陆诜不这么做,还不会有后面的冲突。;. 毕竟宋朝贪生怕死的官员太多了,不仅是陆诜,比如当初的孙沔。不但贪生怕死,还很贪。不是每一个知边官员都象蔡挺那样的。实际就是程勘当初知延州时,也默视了没藏讹庞抄掠土门一带的蕃人。 但程勘不会说出这种恶心人的话,包括王巨抓住了程指使,程勘虽然气得不行,最后也不了了之。确实人家击退了西夏人有功,确实程指使那样做是不对。 因此陆诜忽然冒出这句话,让李三狗恼了,他问道:“这个狗官是谁?” “大胆,他是我们陆公,”陆诜身边亲卫喝道。 “大宋有这么贪生怕死,不明是非的狗官吗,将他轰走。” 李三狗一声令下,诸多蕃兵涌上来,不用轰,陆诜逃跑了。 李三狗来到王全身边,又说道:“翁翁,看样子不行哪,你们必须撤离这里。有这个狗官在,他们不但不会保护你们,说不定那一天主动将你们送给西夏人。” “我们往哪里去?” “等将乡亲们安葬好了,我护送你们去庆州,再从庆州去郑白渠,哪里兴修水利,得到大量荒田,又离长安近,你们耕种冶剑两不误,比这里更好。” “只有这样了,”王全叹气道。 另一个老人问道:“那这里的祖坟怎么办?” “迁走吧。” 但说来简单,做起来难,这么多活人死人如何迁?就在大家为难时。陆诜开始集结兵马了。 他虽然贪生怕死。但也不会象李三狗说的那么丧心病狂。将王家寨百姓送给西夏人,好使西夏人平息怒气。主要是种谔将他气着了,再让李三狗两声狗官一骂,怒火一下子烧了起来。 不过李三狗手下有近千蕃骑,人人有马,装备精良,并且还另有三百匹驮马,就是放在西夏。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骑兵了。因此他点集了十营兵马,同时又写了一封奏折,用快脚递递向京城,反正是胡说八道吧,说李三狗勾结西夏人谋反,他正准备带兵清剿。 这时,赵度才匆匆忙忙赶到王家寨,他也傻了眼。 这事儿闹大了,他立即说道:“赵刺史,你立即将事情经过写下。原原本本告诉给子安,还好。有章质夫做证明,不至于被陆知州诬陷。” 不要以为这事儿就此结束了,他久在官场,虽没有做官,但身为重要的胥吏,知道官场有多丑陋的。但也还好,主要是陆诜在延州呆的时间不会太长,马上郭逵就要来了。 ………… 赵顼在等韩琦消息,枢密院上书十四条。 将佐协心团结。 将佐要亲自带着士兵训练。 将佐必须派出斥候,熟知山川险夷、道路远近、敌人情伪。 鉴订康定用兵失败,以做借鉴。 熟议战守之兵,使各有定数,兵有定将,量力应敌,战必求全胜,不能再造成康定时累为诱兵所陷之误。 贼寇大入,更相赴救,不得相互观望。 精选间谍,候贼动息。 详行军赏罚,仓猝易以处分。 爱惜边储,不得非理妄用。 机宜官务要习熟整齐,缓急处置,不能差失稽迟,有误大事。 机宜官不得与兵官过从结纳,以防勾联,判决不清,贻误大事。 不得冗占兵士,用兵士为私兵,妨碍训练战守。 约束若有不尽之处,续务列利害以闻。 似乎也不错吧,赵顼立即恩准,以此颁发诏书,通知边境官员重将。 但实际呢,这么多命令只要化为四个字就可以了:被动防御! 韩琦到了长安,立即下了一份命令,各路将领,没有主帅命令,不得无节制领兵入西界。 这道命令倒也不是韩琦害怕西夏人,相反的,他现在没有利益的瓜葛,仍是主战派。 不过与王巨想得差不多,一下子得到若大的绥州,见好就收吧。 万一做得太过份了,真开打了,西夏未必有好果子吃,但宋朝定下来,肯定没有好果子吃。要么看明年,明年风调雨顺,西夏能恢复,宋朝同样也恢复过来了。那时候再根据情况行事。 但绥州如何处置,他没有提。 随后就接到了杨定被杀消息,够了。 实际西夏这么做,有点画蛇添足了,如果真将宋朝逼得交还绥州,做一做还可以。然而不能,那么做了这些事,反而堵住了宋朝言和派的嘴巴。 反正韩琦不忧反喜,立上一奏。朝廷应当听从薛向与贾逵的意见,贼若如此,当留绥州。 因为知道朝廷已经在商议弃绥州,这道奏章上得有些急,未解释原因。枢密院诏旨问其原因。诏旨未到,韩琦第二道奏章呈到。 敌人贺登极与贺正使没有来我们宋朝,这是不打算与我朝和好了,朝廷当备战,那个岁赐的钱帛不如省下来,做用兵之计。 朝廷打算让嵬名山带着几万部民迁居于闲田地带,但闲田地带容不下这么多人生活。如若往内陆迁,蕃人首领与本族下户分作两处,人情不安,会别生他变。 绥州境内自有膏腴空闲之地,可以令嵬名山与折继世因而据之,也可以并力悍西夏。朝廷只要将新建的空城交给他们,便可得数万必死之兵牵制西人。甚至令西夏人屯守提备,旷日持久,自当疲敝。 特别是这一条,与王巨说得很相像,绥州离银州很近,就这么耗着,宋朝能耗得起,西夏却耗不起! 今纳其降人,得城与地反自弃。是先形自弱之势。况且结怨以来。西春屡入屡败。斩获首级不少,我之兵势方振,为何自弱?朝廷若怕支出庞大,也很简单,只要厚抚折继世与嵬名山两人,则必尽死力以报朝廷。以夷狄攻夷狄,国用也无损耗。即便失利,也不害国家边鄙。 韩琦奏章到了京城。文彦博与吕公弼仍议弃绥州。而且两人纳闷,韩琦为什么到了长安后,忽然改变主意?为了杨定,才怪! 韩琦又说,真不行,我们先收绥州,观望几个月再说。 文吕二人无辄,便找到赵顼,说:“陛下,你倒是说说话。” 赵顼看他们吵来吵去。他本人则隐在暗处了。两人让他说话,他就说话。道:“朕派王昭明去长安,问韩琦具体的利害关系。” 王昭明是谁哪? 那是一个久在沙场的老太监,定川砦败得那么惨,他还保住了手下的军队不失。更不要说蔡挺与王巨发起的大顺城之战中他的出色表现。 赵顼兴冲冲地来到集贤殿。 王巨最大的悲催之处,还是官职小了。虽然在集贤殿见面比较方便,但是单向的一方。也就是赵顼想见王巨很方便,王巨却没有能力见到赵顼。 赵顼说道:“果如卿之所料。” 如果不是启用韩琦,凭借赵顼自己磨破了嘴巴,也说服不了大臣。 就是韩琦,现在也要说破了嘴巴。 但这也看到,韩琦离开中书,渐渐失势,所以文彦博渐渐不给面子。 “陛下,这才是御下之术,陛下切记,不管陛下推出任何主张,群臣必有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