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训练 (第2/2页)
小队在训练什么? 古人将‘对完美的修饰’称作画蛇添足。 那么,东南分部的画蛇添足又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其实意外的简单。 ——演练战术。 “IWS,你的支援慢了0.2秒。” “了解。” “如果是人形战,我会在这里损失一台僚机。能确认问题的原因吗?” “百叶窗的反光对我的光学镜头产生了影响,调整入射量用掉了一点时间。” “下次有办法避免吗?” “已经将预防措施加入到了备忘录里,没有问题,可以进行规避。” “了解——还有pkp,你刚才没有和我同步射线信息,为什么?因为无法取得你的情报,我的运算压力上升了百分之五百。” 通过训练来模拟各种状况下可能遭遇的‘运算压力’,让自身的效率获得更高解放。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形在做的事情和人类没有什么不同。但从做的方式和难度来看,这确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境界。 如果说人类的训练是:如何更好的使用枪械、如何多人间互相配合。 那么人形在做的事情就夸张多了——她们在演练的,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战斗。 并不是人类所说的TeamWork,而是基于人形间的情报共享,宛如一个人般进行战斗。 玩过SC2的都听过那句话吧? 神圣的F2连接着我们。 说的就是这回事了。 “……” “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pkp,你的效率影响到了整体。”
这当然很夸张。 别说是人类,就算是精英等级的格里芬人形都难以进行这种训练——真正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实战的,基本上都是军用人形。 虽然说是人形,但那些战争机器其实并不一定有人类的样子——它们大多是些多足、或者干脆是履带底盘的重型单位、作为舍弃了人形的‘补偿’,它们拥有着超出常识的武装。 民用人形装备什么? 轻兵器,最多不过是重机枪和反器材狙击枪。 而军用人形装备了什么? 25自动炮,多管火箭弹,甚至加农榴弹炮。 再加上不需要训练,从‘出生’起就预装完毕的协同作战模式,军用人形能够发挥的威力,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限定战场宽度的前提下,一个打十个,十个打两百个,再多……可能就连面都见不到了。 克鲁特……或者说ppk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因为底子只是民用娱乐人形,不可能加装军用模块的ppk只能通过‘努力’来自行开发。 在完美的基础上寻找第二重的完美,这就是她们在做的事——突破极限。 她们不是在与命中率作战。说到底,同样都是机械,期待对手的失误简直是一种愚蠢。到了这一步,她们在挑战的东西……是硬件的反应时间。 就算是全自动的机枪塔,锁定需要时间、转动需要时间、从撞针激发到底火引燃到子弹出膛又是一段时间。 只要能在自己被击中之前开火,这就是一次优秀的反击,而如果能在敌人开火前率先命中,那这就是一次完美的突击。 光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疯狂。但如果能做到的话,那就确实有用。 说到底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理论,而是在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军事上被广泛应用的理论。 “我明白。” “真的吗?” “当然。”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Ppk点了点头。 “再来一次。” 宽阔的训练室里堆积着打印残骸——由纸浆和塑料颗粒快速成型的墙壁结构上布满了漆弹的颜料。 在ppk的控制下,这些随机生成的建筑结构被可升降结构送入了地板,在地下完成了分解回收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打印。 根据规模的不同,这种打印一般要花上十五到三十分钟,而在这段时间里,人形少女们则会进行战术筹备。 毕竟打印要花时间,但图纸却能够瞬间生成。虽然东南分部没有配备专属的副官,但只要有ppk存在就不需要那些多余的女人。 先阅读整体情报,部署防御阵容,然后再将存储器内的情报予以剪切删除。通过这种手段,ppk便能独立制作关卡,并率领着姐妹们进行攻坚练习。 这真是太方便了。 “下一个任务……” 但就在ppk准备分析情报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强震将少女们掀翻在地。 沉闷的轰鸣声中,正个东南基地都在剧烈的颤抖。 是地震吗? 开什么玩笑。 “敌袭——!!” 下一个瞬间,刺耳的警报声盈满了所有人的耳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