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剑录_第四十二话 战争艺术 ̄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话 战争艺术 ̄之二 (第2/3页)

!一个寻常刀斧手怎能击落此剑?

    黑桐毫无所觉,迳自言道:「其时,群众见有人要劫囚,立时便一哄而散,

    让出了一块空地来。很快,便有一群士兵上来将我围定。那人挥了挥手,驱开士

    兵,上来向老朽道:『素闻黑桐大名,当年灵山一役,曾靠八招五十叁式『镇锦

    屏』与云南雷乌打成平手,万钧之势,一时无俩!今日既有幸得遇,小的想与阁

    下过上几招,若阁下能胜,便听由你将要犯带去罢。』他说完这些话,那判官席

    上的崔立即大声喊『不可』,那人只回头向崔说了一句『放心』,崔拥兵

    自重、据蜀如帝,居然也不出声了。於是,老朽便同那人动起手来。他不使兵刃

    、老朽一向也不占人便宜,故亦空手与他交手……」说到这,黑桐对着君聆诗惨

    然一笑,道:「直到此时,老朽才真正知道,当时你等七人在灵山顶上围攻稀罗

    凤,而不能动其毫毛,究竟有多大的无力感了……」

    此时,君聆诗头疼稍缓,脸色由土化为惨白,也对着黑桐凄然一笑。

    黑桐道:「其时,老朽以本门武学『五色拳』攻向那人,发出了百多招,最

    多仅断其发、擦其肤而已……后来老朽想趁他闪避时,取巧一路打到梅仁原身边

    去,反正只消救出梅仁原,目的便已达成。他却似知我意,总是挡在老朽与梅仁

    原之间,使我不能得手!老朽知不败此人,便想当着万千卫兵军士面前带走梅仁

    原,那是绝无可能了!但正面对敌,欲取胜此人,却又是千难万难!於是,不得

    不干了一件大乖我意之事:诱敌!我弃敌而走,连退丈馀,此时他似也料定我已

    无战心,放松戒备追了上来,老朽立时回头迎面一掌,匆促之间,他躲是躲不过

    了,只得出手与我打了个对掌。结果,我退了五步才立定脚步、他也只退了八步

    ,运气吐出了一口污血便无事了……」

    听闻此言,众人又是耸然色变!

    黑桐实力无人置疑,连号称『天下第一人』、已故之北武林盟主皇甫望也是

    他的师侄,天下第一大帮:丐帮之帮主徐乞,亦为黑桐徒弟!放眼天下,功力堪

    与黑桐比肩者,只恐也唯有『云梦叁蛟』了!

    君聆诗以『诗仙剑诀』闻名於世,内功纵使不逊,也不能及得上黑桐。但这

    一掌印一掌,乃是实来实往的正面对决,那是毫无投机的可能!此人仓促出手,

    竟能发挥出只比黑桐略逊一筹的威力,若果凝气出招呢?

    众人心中同时作了一个假设:若说此人与能皇甫望匹敌、或甚犹有过之,那

    是绝不过份了!

    黑桐继续说了下去:「老朽见此人年纪顶多叁十出头,原以为他轻功高绝至

    如此程度,必是经过连年苦练,如此一来,即无暇修练内力,对击一掌之后,也

    是极为震撼。既然他用的是云南的身法,势必与云南极有干系了!老朽既无法取

    胜此人,崔在后哈哈大笑,当即下令行刑……既然有此人在,那钱莹必也是救

    不得了。老朽情知此行已然无益,便离去了……」

    黑桐说完了,当场一时沈默。

    李九儿暗思:「黑桐素有刚正之名,行事绝不苟且,他既出手救人,那便绝

    无保留实力的道理。老大在他面前被斩,那也罢了,但他未救莹姐,便先认输,

    未免言过其实!」想到这,便偷偷瞪了黑桐一眼,心里暗暗责之。

    曾遂汴想道:「黑桐前辈作事,那是万无可能不全力以赴的了。但他居然打

    到会有『无力感』?这『一纸之距回避』的身法,究竟是如何高绝?」

    石绯想道:「黑桐前辈是中原一等一的高手了,没想到云南居然还能有人堪

    与他交手百多招而不落下风!这武林之中,果然卧虎藏龙!」他与王道、曾遂汴

    等人此行,虽言以赚钱为最大目的,但也不乏游山玩水、试试身手。结果一路打

    来,居然毫无败绩!他本身的『捻丝棍』与王道的『镇锦屏』,原已是在中原享

    有盛名的上乘武学,无人能敌,那也罢了。但曾遂汴、李九儿却也难逢敌手!他

    原本对中原武术极为憧憬,不能不生出些失望的感觉。此时听说有人能与黑桐打

    得难分难解,不觉兴奋之情跃然脸上。

    尤构率想道:「曾遂汴的本事,我是相当清楚的了,就连曾遂汴也不敌神宫

    寺流风……那神宫寺流风年不过二旬,他的师父、师叔辈,又会如何?看来不只

    是云南、倭族也非庸手!我是不是踏入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傻人团了?」

    君聆诗想的太多太多、一时无法言尽。

    天才总是这样,心眼生了十七八个窍儿,就是能在相同的时间里,比常人多

    想了两倍、叁倍、四倍多的事情。

    半晌后,怀空才开口打破沈默:「云南若欲出中土,必经蜀中,故先与蜀中

    藩镇打好关系,也不奇怪。黑桐前辈所历此事,对我们是极重要的讯息:云南尚

    有能人!」

    众人纷纷点头,口称『不错』。君聆诗则向怀空一笑,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