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似水流年(十六) (第1/2页)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高考前的“百日誓师”大会,这一天的到来,基本上是在宣布高考近在眼前了。 就像是长跑比赛里最后的冲刺,从这一天起,所有的同学都要拼足了劲“奔跑”起来了,虽然有的人有可能早已落在了后面,但是最后的冲刺是尊严,是颜面,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了,等到了这个时期,任何的幻想也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彭勃来说,这个时候幻想着自己考上如何牛逼的大学,这样有害无益;同样,对于张家俊来说,这个时候幻想着自己能够在一朝一夕之间突然进步,这样也是有害无益。 一切成果都离不开平时的积累,一切幻想和侥幸都是空中楼阁,谁也不能去怨天尤人,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有自己的一套规律,而这套规律就是如此,它就这么存在着,你只有客观地看待它,适应它,而不是去对抗它。 校领导在讲台上激情鼓舞着同学们的斗志,张家俊站在人群里无聊地四处观望。百日誓师大会像是敲响的丧钟,一听到这声音张家俊心里就反感,这种反感情绪是复杂的,它既有懊恼和后悔,又有焦急和紧迫,同时还有绝望和无助。 张家俊忍不住的想,要是自己当初和彭勃一起努力学习多好,如果那样的话,这时候的自己也不会这样了吧?想到这里,他目光一转,看到了教学楼上写着的校训:态度决定一切,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 激情的大会并没有传递给张家俊力量,他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继续糊弄着日子。 最近一段时间,班级里有不少人都在发着同学录,希望让自己的同班同学在印刷精美的纸张上留下美好的祝福。 在写同学录这件事情上,大家的态度比做试卷还认真,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她”,这时候在接到“她”的同学录时,写下的每一个字都需要好好斟酌。 张家俊此时手里正拿着赵雅茹发给他的同学录,他思前想后,久久不能下笔,他想把高中这三年来所有想说的话都写下来,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他想把他心里最想说的那句话说出来,可是现在的他还是没有勇气。 纸张和机会一样,只有一次,写错了就没法改了,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但是在这精美的纸上留下一个墨点,这是张家俊无法忍受的事。 他冥思苦想,打了三次草稿,换了两种字体,可都不满意,最后他灵光一闪,抄写了泰戈尔诗集中的一句话: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待得很久了。 这本泰戈尔诗集是在彭勃的床上发现的,张家俊无意之中翻看就发现了这句话。 之所以选择这句话,并不是因为张家俊想用这句诗的含义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而是他看见在这句话的上面写着: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张家俊对他心里的这份暗恋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但这不代表他不渴望被发现和被理解。由于他又惧怕被发现后被伤害,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这是他能接受的最好方式。 也许赵雅茹永远都不会明白这一点,或者也许她能在某个闲暇的午后,翻开这本同学录,然后看到这句话,突然明白其中的含义。只要想到这样的场景,张家俊就心满意足了。 张家俊把同学录交给赵雅茹的时候表现得很不在意,赵雅茹接过一看,说道:“你怎么就写一句话啊?这还是抄的,你真是太懒了!” “额?.”张家俊尴尬无比,这是他挖空心思想出来的点子,现在却换来了这个结果,要不是他忍住不哭,说不定当场就崩溃了。 他抓抓头,尴尬地问道:“我回去再补补?” “你就不用回去补了,你就在这里写吧,给你笔!”赵雅茹递过来一支水笔。 张家俊顿时就傻眼了,他又挠了挠头,憋了半天,在纸上又加上一段话:“祝你以后天天开心,天天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写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赵雅茹,发现她还是不满意,于是,他又在旁边画了个笑脸。 末了,张家俊挤出了一个苦笑,说道:“这样行了吧?” “好吧,好吧,看把你难为的。”赵雅茹收起了这张同学录,然后把它夹进了同学录的大本子了。 张家俊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唉气叹气。 高考前,学生们的压力大,火气也大,尤其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二流混混们,他们拉帮结派,动不动就欺负同学,在高考前更是嚣张无比。 他们在平时排队打饭,排队打水的过程中,稍有不顺,立马和旁边的人起口角,严重的还发生打架斗殴的情况。 对此,学校也出手治理过几次,但并没有起到什么良好的效果。 这天下午,赵雅茹拎着饭盒,在学校食堂的窗口处排队打饭,张家俊也在队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