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初入心道 (第2/2页)
其中奥妙,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就在这里背。”小天有些无奈却颇为诚恳的说道,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一咬牙,一定要把秘诀背下。 “时间有限,抓紧时间。“老者说完,自斟自饮,不在言语。 小天拿起经文,眼露火热之色,内心无比激动,造化就在眼前,非我莫属。 内心专注经文,经文不长,千数来字,不过,经文大意比较晦涩难懂,一时间无法领悟其中的奥义,无法融会贯通,又如何理顺成章。 经文中隐含某种神秘的气息,每阅读一遍,内心中那股火热念头越重,记载的功法可谓精妙绝伦,令人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寥寥数千字,却怎么也看背不下来。每当记忆关头总会被周围的嘈杂声打断,不是突如其来的叫卖声,就是飞驰而过的马蹄声,要么就是砍价声,喜庆的敲锣打鼓声,声声入耳。好不容易记忆的一点点经文,瞬间,就被搅乱,不知从何背起。 渐渐的小天有些不耐烦,升起一丝怒火,这算哪门子试炼,纯粹折磨人,越想心中越是烦躁,怒火无法控制的肆意蔓延。 魔之初由心而生,以贪、嗔、痴、怒、怨、恨、哀、愁为引,潜入人心化作魔念,伴随一生。 心魔一直处于隐匿状态,直到突破理智的封锁,化身成魔。 怒火焚烧,一缕暴虐的意念悄然而生,藏匿于心。 心烦意乱之际,脑海中涌现一篇清心诀,这部清心诀是在第三层塔中所得。所有功法中最不为起眼法决,虽然不是高深的修炼功法,但此时却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法决要义守护心神,使人心清神凝,如同一股清泉般,平复心境。
这股清泉般的能量,由心而发在体内运行几个周天,片刻后,小天气息均匀,心神清宁,感觉轻松不少。 试想老者身为试炼管理者,以试炼为职责,不可能拿试炼开玩笑,这其中一定有奥秘,不会无缘无故到一个人声鼎沸的地方背诵经文。 这里称之为心境试炼地,考验心境,此地嘈杂无比,背诵法决看似刁难人,功法玄奥诱人心性,无限放大内心欲望,将人引入歧途。 但换个角度在想是在引导以心入定,静心而凝,不为外界所动。或许这法决并不是真正的机缘造化,让人做到静心才是心境考验的最终造化。 想通其中的关键,小天很快平复心情,情绪平稳之后,静心而坐,闭目冥想,进入内心世界。 开始嘈杂的声音,混乱无章,令人心烦意乱。可是置身于人流的众人,为何没有感觉烦躁? 原来他们置身于此,与这里的环境融为一体,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一切习以为常,自然没有异常。 起初,声音此起彼伏,入耳乱心。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也就是说心若无物,置心于事外,外不入心。 置身于界,融心于此,身心合一。 此刻,小天心神入定,与人擦肩而过,人流宣泄,却与己身无关,仿佛一叶静浮在河流之上的扁舟,又如迷失在一个荒野世界中。 人流涌动,越来越来,唯有小天静寂无声,渐渐的熟悉这里的环境,融为一体。 一开始,声音繁杂,忽大忽小,颇为凌乱,渐渐的这些声响,由大变小,就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随后就连呼吸声都笑声匿迹,隐约只闻,“咚咚”心跳声。最后心跳声渐渐平息,略闻有窸窸窣窣的血流声。 某一刻,天清地宁,一切归于无,仿佛双耳失聪。 此刻,小天置身于此,心游环宇,超脱一方,感觉与集市上众人同处一地,却不同时空。 小天心静空明若止水,任凭外界狂风暴雨,心无半点波澜起,到达一种全新的境界。 静寂无声。 沉心于此,再看经文,千数字迹,扭曲变化,重现‘一心一意’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透露着一股独特的道韵。 一心一意,这是修心境的第一个境界。 初入修心境,心神初步融合,心念意识同体,心随意动,相行相合,逐步壮大。 心神壮大与修炼境界中的神识类似。当然这也是神识的基础,修炼之初,就有如此心神,将来修出神识定然无比强大。 老者正在痛饮,见小天如此状态,面露惊讶之色,没想到此子心性非凡,这么快的时间便进入修心境界。 心境无穷已,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稳如泰山,动而思境则止。神游太虚,推一心,任一意,心神之道已。 心境如一,方入心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