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渡云峰上的久闻大名,初次相见 (第2/2页)
音忽然自高天之上传来,如巨雷震耳,如古钟厚重,如轻铃清脆,如远唤悠远,直刺人心,让联军上下不约而同都是一个激灵。 不过是说句话,其中蕴含的力量,就让联军众人有些骇然。结果却是李若缺最先反应过来,平平淡淡地说道:“宗主好功力,只是以宗主的聪慧,还需要说这些客套话吗?我们远道而来,贵派可是欢喜的紧,何止远迎,简直就是接二连三啊!” 这时,联军一方才仔细看到,在广场中,数千名元宗弟子已经倾巢而出,分列在广场中央的三座石碑两侧,三千外门弟子杀气凛凛,五百内门精锐蓄势待发,中央是十二位元宗最强战力的长老院高手,拥簇着一个一身黑袍的中年男人。 而天空之上,在渡云峰顶,还有之前惊鸿一现的数百头掠海狼枭在飞掠盘旋,坐在其上的元宗弟子们往来驰骋,弓枪皆备,肆意张扬。 联军这边白起、暮夕等人看去,先是看了一眼头顶的掠海狼枭,又从数千元宗弟子上一扫而过,最后目光落在中央,对着这个中年人仔细打量了许久,心情复杂莫名。 他们自然能看出来这就是元宗宗主,传闻中的元靖。 元靖之名的广为流传,最初是暮夕父亲暮弦越的功劳。当初他一纸书信传来,借由暮夕之口,便顿时让元靖名震天下。现在想来,当初暮弦越和元靖在荒山大脉偶遇,而元宗老巢在巫山,正是荒山大脉的西南端,更显得其中真实。 而联军讨伐过程中,元宗排兵布阵,使联军屡遭挫折,损兵折将,更让人倒吸凉气的看清了这位元宗掌门人的手段之凌厉,却又觉得深不可测。 可事实上,今日也不过只是天下人第一次见到元靖的样子。 他真是太普通了。就像一个真正的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长相、身材、气质都是放到人堆里找不着的类型,头发花白,皮肤有些粗糙,一身简单的黑袍,腰侧悬着一支雪白的短笛,极为显眼。
而元靖也在打量着联军一方,尤其是在最前端的诸位首领,而后点头说道:“七大名门,以及闻名天下的杀神白起将军,允城王许青世手下三大将之一的袁重铭将军,果然个个非凡,皆是人杰英才。” 暮夕开口说道:“元宗主虽不现于世,却早显于世,我等也是闻名久矣。” 元宗不由一笑:“那我们这也是久闻大名,却是初次见面了。” “没想到,时隔千年,你元宗又已成了气候。”苏骥看着元宗数千弟子和身后的宫殿群,有些感叹。 元靖浅笑一声:“我元宗蛰伏千年,并不是为了成气候,而是想要求天道而已。早前我令门下两位年轻的弟子重勿、蚀风出世,也是如此。” “求天道?你们的求天道便是以两名弟子之力,横扫天下道门,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苏骥冷冷笑道。 元靖摇摇头,否决道:“并非如此,挑战天下道门只是表象,而天下道门非我之敌也不是我的过错。难道蚀风、重勿太强,还要怪他们天赋太高,怪我元宗调教太好?挑战天下道门,不过是以战求道,我元宗求道的一种方式而已。” “强词夺理!你元宗不敬天地,不仰正道,以邪魔外道为盛,纵然求道,也是魔道!”苏骥厉然痛斥道。 “歪道?”元靖平静依然,淡淡的摇头,嗤笑道:“苏骥长老身为阴阳阁天拘崖执法长老,德高望重,怎么说出如此可笑的话?天下除了你们道门的主流道法,其他流派的道就不是道了?那么佛门一派呢?也是歪道吗?诸位看看我广场中立得石碑吧!” 广场中央的三座石碑,中央一座最大,为正方形,顶端尖塔状,碑上只有一个大字:人! 而两边的石碑却是圆形,比中央一座要小一些,依然是只刻着一个字。左侧写的是:命;右侧写的是:道。 命、人、道便是石碑所刻三字。 元靖说道:“此三字,乃是我元宗千年数代,孜孜以求的道法总概。我元宗以人为本,以天数之命,求天数之道,这难道不是正道?” 说着,元靖看向苏骥,说道:“苏骥长老说我元宗不敬天地,不从正道。然而天降气数,包容万物;地泽生灵,恩养万物,而人为万灵之长,万物之首,难道不是天地厚泽恩养之精华?我元宗敬人道,一切以人为本,难道不是敬天地?人行走大地,头顶苍天,身具天数之命,心向天数之道,我等元宗也是以不可知之命求可知之道。哪里便是魔?哪里又是邪?” “宗主强词夺理,却不知天道难测,妄窥天道便是不敬。”毋什忽然说道。 元靖摇摇头,说道:“此言差矣。修道本就是以天地之逆求天地之极。若是依首座所言,所有修道之人皆是邪魔外道,不敬天地者。我元宗只是走上了另一条路,开辟了一个新的流派而已,虽然手段激烈,但是诸位不能相容之心,却让我难以理解。” “魔道就是魔道,任你巧言令色,口若悬河,扭曲是非,可天道在上,一切辩驳都是无用。千年之前天下道门讨伐,却让你邪道侥幸得脱,今日正道再聚,却不会让你们再有机可乘!”苏骥厉声说道。 元靖闻言忽然哈哈大笑:“天道难测,你们替天行道可知也是一种亵渎!而我元宗千年前得脱大难是天道命数也未可知!千年前我元宗不灭,今日我元宗依然不灭!” 元靖话音刚落,忽然一声尖利的厉鸣响起,天空中的掠海狼枭却是俯冲而下,向着联军扑来。 本来口舌之争,忽然便成了动手,联军猝不及防之下,战端陡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