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4章:进驻北关,用兵乌桓(1/2) (第1/2页)
崇山峻岭间,一块块砖石土灰横平摆放,用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平地而起了一座绵延万里的城关要塞,从天际向下俯瞰,就好像是一条随着地势蜿蜒起伏,飞腾升空的苍茫巨龙。 北关,暨秦代长城。 秦朝大将蒙恬的点将台遗址处,袁熙麾下的步骑大军就驻扎在此处不远,这里不但有以前负责驻守长城,建立住所,建立哨台居住的地方,而且能够有效地驻防,以便对当年来袭的匈奴铁骑予以沉重打击。 曾经,就是在这个地方,从咸阳誓师出征,修建长城要塞,猛击匈奴铁骑的三十万大军就在大将蒙恬的指挥之下军纪如铁,秩序井然的演绎出一段不朽的岁月之歌。 今天,蒙恬英魂升空,三十万抵抗外族的勇士也埋骨脚下,但是此地的气氛依旧肃穆严整。 时过境迁,当年一度为秦汉之所大患的匈奴人早已归附,寻求庇护于大汉朝的羽翼之下,但是又有无数的草原异族如同雨后春笋,取代了匈奴人昔日在大草原上呼啸纵横的地位。 如今,这片青草遍地,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有两个正式的主人,鲜卑、乌桓。 这两大异族无不是人口数十万,控弦之士十余万,甚至更多。 大将蒙恬点将台,遗址。 袁熙身后正是一干将佐,他走上前去,轻轻地用手掌抚摸蒙恬在此地留下的石刻。 “始皇三十年,余亲率大秦精锐三十万,北出咸阳,于黄河之滨对阵十万匈奴骑兵,大破之,斩首无数。余一鼓作气,率领大军向北转战,匈奴八部于河套平原聚拢族内精壮,集结二十万匈奴铁骑,余亦一战而破之,斩首八万级,匈奴惊惧,北遁而逃七百里,北方遂定。” 多么可怕的数字,多么可怕的战绩。遥想当年,数十万战马长嘶,铁蹄震天,而秦朝的驻边大将蒙恬却毫不惊惧,沉着冷静,最终击破了几十万匈奴铁骑,逐匈奴于漠北。 袁熙轻叹一声,心中祈求蒙恬保佑此次北征乌桓战事的成功。 虽然北征乌桓迫于无奈,是为了避免陷入袁家内耗的局面中,可是依旧不容忽视。毕竟乌桓自从西汉以来逐渐兴盛,如今大小部落数十个,人丁数十万,控弦之士十余万,不可力敌。 “诸君!如今我军已经全线进驻北关,在北关之外,就是乌桓异族栖息之地,不知诸君可有良策助我扫平乌桓?”袁熙满怀期待的对账下文武开口道。 常年征战异族,经验丰富的乐何当最先开口:“主公,某追随兄长征战多年,当年更是因为张纯、张举兄弟叛乱,大军围剿,结果却被乌桓东部首领丘力居率领乌桓突骑四万余人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士卒死伤大半,若不是那丘力居亦是弹尽粮绝,退走柳城,只怕我军早已灭亡。乌桓实力强劲,还请主公千万小心。” 乐何当征战多年,又常年跟随共孙赞镇守边疆,若是讲起战阵经验,乐何当算是此刻的营中第一人,更何况他有过多次与乌桓人对战的记录,他的建议当然不容忽视。 袁熙点了点头:“嗯,乐将军之言有理,我军虽然近日以来连战连捷,但是不可骄傲大意,毕竟我军此次面对的乃是乌桓十几万控弦之士。” 擅长防守作战的郝昭不失时宜的进言道:“主公!当年蒙恬上将军凭借秦长城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匈奴铁骑的叩关进攻,如今我军虽然要出塞征战,但是依然少不得注重秦代长城,况且日后我军不可能永远留在关外,势必要通过长城返回幽州,逐鹿中原,因此必须留足一定的兵力驻守。” 袁熙沉吟一声,猛然抬头:“郝昭!本刺史与你五千精兵,将来本刺史率领大军得胜归来,乌桓人少不得要进行报复,寇犯北关,你可有信心为幽州守好这道北部边境、痛击乌桓?” 郝昭颇为自信的拱手,眉目之间隐然有一股自傲之意:“回禀主公,若是乌桓人不满万,某为主公吞之;若是乌桓人数万众,某为主公御之。” 袁熙闻言不由大笑:“好!本刺史这就任命你为乌桓中郎将,不过是暂任,有统帅万人兵马之大权,若是日后你痛击乌桓,功绩斐然,便可晋升乌桓中郎将!” 随后,袁熙将深沉的目光投向了后来几乎是大半辈子镇守北疆,对异族作战的田豫。 “国让,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