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下 龙门山大石被擒 (第2/2页)
和尚管之不得。至于生擒耶律大石,那是我的事情。二位将军虽然想助我一臂之力,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人言:‘不入虎xue,焉得虎子?’我今日与二位将军相别,先走一步。” 娄室听言,顿时明白了马和尚的心中之意,对他说道:“这样太危险了,昨日路上不过是戏言而已,还望将军不要谨记在心。将军不必冒此风险,我们还会想出别的好办法来的。” 马和尚说道:“我意已决,请不必阻拦。就此告别,咱们龙门山再见。” 娄室说道:“将军独自一人,孤掌难鸣。再选几名兵卒,也好有个帮手。” 马和尚听了,说道:“使得,使得。不过,兵卒不要太多,只要两人就足够了。”于是,马和尚挑选了两名智勇劲健的兵卒,三人离开大队人马,如飞而去。 又隔一日,娄室所率金兵来到了龙门山下,面临白河而安下营寨。白河的对岸,可以清楚的看到辽军的营帐,两军隔河相对。 原来,耶律大石已经攻取了奉圣州,并派部将萧斡里刺守之。在龙门山下也设有营寨,与奉圣州的辽兵以为犄角之势,互为声援。此外,他凭借龙门山天然险峻的地形,将主力屯于山中,以作久守之计。 娄室与辽军相持于白河两岸,并不接战。每日只是传令兵卒沿白河两岸一溜儿摆下几百面战鼓,从早到晚,击鼓不断。鼓声如雷,声动天地。初时,辽军不知何意,惊疑不定,遂调集弓手列阵于白河东岸,以箭射之。金兵鼓手见了,一齐用盾牌挡住。这时,金兵的弓弩手突然像从地上冒出来似的,出现在白河的西岸,以箭还射。双方对射多时,各自收兵回营。对峙多日,辽人以为金兵也不过如此,大概只是虚张声势而已,渐渐放松了戒备。 数日之后,娄室对照里说道:“你可率领五百精骑,今晚从上游二十多里处渡河,寻找一个易于进攻又易于隐蔽的地方。等到明日我军半渡,辽人拼死搏战的时候,对辽军大营进行突然攻击,必能获胜。”当天傍晚,照里奉命率军而去。 次日凌晨之时,辽人听得白河对岸鼓声又起,不以为意。渐渐地,有些辽兵聚于岸边看热闹。这时,又只见上百名金军的弓弩手突然出现在河的对岸,刹那之间箭如飞蝗般射了过来。辽人大惊,连忙去喊弓弩手。这时,又见金兵欲图渡河来战,辽将笑道:“金人欲想渡河,岂不是自寻死路。待其半渡之际,以兵击之,必要他全部葬身于水中。”
果然,等到金军快要到达白河东岸的岸边的时候,辽军开始发动了强大的攻击。正在激战之际,在辽军的背后却又出现了一支金军的铁骑,原来却是照里率兵杀到。金兵冲入辽军大营之中,枪挑刀砍,如入无人之境。慌乱之中,辽人不知道金兵来了多少人马,纷纷向龙门山溃逃而去。照里夺了辽军营垒,又接应白河西岸的金兵渡过了河。娄室遂率大兵直逼龙门山下,安营扎寨。 耶律大石听说金人夺了他的白河壁垒,十分恼怒,便亲自率兵挑战。娄室吩咐所部兵将道:“与敌交战,只许败,不许胜。”耶律大石连战三日,都是大胜而还。 到了第四日午夜之时,娄室唤醒照里,对他说道:“要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今日也该马和尚将军来了。望将军辛苦一遭,前去接应。” 照里奉命,点齐一千精兵,直往龙门山的山口而来。平晓之时,果然看见有三人三骑,出了山口,飞奔而来。过了不久,又从山口涌出大批辽兵,紧追不舍。 三骑渐渐接近,照里终于认出了跑在前面的那人不是别人,而是马和尚,不由叹到:“娄室将军真是料事如神啊!” 这时,马和尚也认出了照里,两人会意地相视而笑。马和尚高声大叫道:“照里将军,赶快为我挡住追敌!”照里听了,也大声说道:“将军不必惊慌,有我在,叫他辽军插翅难过此地!”说话之间,马和尚已经来到了照里的跟前。照里让过了马和尚三人,将兵卒一字儿摆在了路的中间。辽人见金人有备,不敢与战,撤军而回。 马和尚等三人来到营寨,远远看见娄室已在营寨外面迎接。娄室高声喊到:“马和尚将军,耶律大石何在?”马和尚说道:“他在我的马上,现在还在做他的美梦呢!” 马和尚飞马来到娄室的跟前,从怀中推下一个人来。只见其人鼾声如雷,犹然沉醉未醒。此人不是,正是耶律大石。 原来,耶律大石为了扩大人马,四处招募壮士,马和尚等三人前往应募。耶律大石看到三人机警权变,忠勇有信,十分喜欢。遂将三人当作亲军,不离身边,这正好符合马和尚的心意。马和尚遂借机探明路径,并与守门兵卒混得极熟,知道了开门钥匙存放的地方。 那天晚上,耶律大石得胜而回,十分高兴。便宴请将士,喝的烂醉如泥。到了半夜,马和尚将守护的侍卫杀死。将耶律大石劫持而出。谁知他们又与巡夜兵卒相遇,被其发现。他们不敢久停,夺门而出。要是晚出一步,那就难以预料了。 娄室笑着说道:“马和尚将军先得头功,我们的事却还没有了结呢。”当即派人将耶律大石押送去见金太祖阿骨打。 娄室遂催兵攻打龙门山,辽军看到主将已被所擒,军心动摇,遂俯首投降。娄室乘着胜势又回兵攻打奉圣州。辽将辟里刺听得龙门山已破,魂飞胆丧,率部弃城遁去,奉圣州旋即又为金人所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