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国演义_第五十回 下 宋君臣和战持两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回 下 宋君臣和战持两端 (第1/2页)

    第五十回下宋君臣和战持两端

    李梲及宗望使者入城之后,来见宋钦宗。

    宋钦宗得知金人提出了这么多的苛刻条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李邦彦却力劝宋钦宗顺从金人的意愿。宋钦宗以身示范,避殿减膳。可是搜刮都城金银,就连娼优之家的财*产计算在内,仅得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虽然民间已被搜刮殆尽,但与金人巨大的胃口还相差甚远。

    李纲奏道:“金人贪得无厌,所索金币、银币、即就是搜求天下,也还是凑不够数,更何况仅仅是区区一个都城。金人所要之三镇之地,实乃国家之屏蔽,如果割之与金,又将何以立国?至于索要人质,以臣见之,宰相可以去,但亲王不应当去。现在应当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拜见宗望,先与之讨论可以不可以者。倘若迁延数日,大兵四集。金人孤军深入,虽然不答应他们所提出的条件,他们也得撤兵而归。此时与之结盟,则不敢有轻视我朝之心,而盟约也可以维持的长久了。”

    李邦彦等人说道:“都城破在朝夕之间,何能顾及三镇?而金币之数又不足数,望陛下速速勿疑。“

    宋钦宗听了,默然无语。

    李纲看到事不能夺,因而求去。宋钦宗谕慰之道:“卿还是去整饬军备,以图防守。此等之事,且待徐徐图之。”

    李纲刚动脚步离开,而誓书却已写成了。其称呼一如宗望所言,称“伯大金皇帝”、“侄大宋皇帝”,所有金币、割地、遣质、定盟,一依金使之言。并派遣沈晦持誓书先去面见宗望,并持三镇地图示之。

    宗望见了,与郭药师相视而笑,以为宋国君臣懦弱无勇,以为可以及早订盟撤兵。

    宗望正沉浸在欣喜欲狂的情绪之中的时候,局势却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先是宋军都统马忠从京西募兵而至,于顺天门外袭击金军。金军败退,稍稍有所收敛。而通向京西的道路也被打开,援军终于能够抵达城下。接着,种师道又督泾原、秦凤之兵入援京城。

    种师道行至洛阳,闻说金将宗望已经屯兵汴梁城下,有人对他说道:“贼势方锐,应该暂驻汜水而谋万全之计。”种师道答道:“我兵不多,如果逗留不进,等到形见情露,那时只能取辱于敌了。如今鼓行而前,金人岂能知道我之虚实?京城吏民百姓风闻援兵已至,士气自振,金酋有何可惧哉!遂揭榜沿途,声言“种少保率领西兵百万来援京城。”遂抵京西,趋汴水南岸,径逼金兵之营而安下营寨。

    宗望得知北宋西路援兵已至,且军势甚盛,不知虚实,心中颇为惊恐。与郭药师商议战守之计,郭药师说道:“种师道乃是京西名将,人称“老种”。今领大兵来援,不可轻敌。应该深沟高垒,以图防守,方为上策。”宗望遂下令军中,不得数骑私出,并增垒自固,仅仅守住牟驼岗区区一地而已。

    宋钦宗闻得种师道率领援兵而至,真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喜之不尽。当下即令李纲开了安上门,前往迎劳。

    种师道部署已毕,入城来见宋钦宗,宋钦宗问道:“今日之事,不知卿之意见若何?”

    种师道说道:“以臣之见,议和实乃下策。女真人并不知兵法。岂有孤军深入敌境,而能善有所归者。臣在西土,从来不知京城是什么样子。臣今遍观京城,周遭长达八十余里,如何可围?城高数十丈,存粟山积,可用数年。如此坚城,实不可攻也。请于城内筑垒设营,而于城上严兵拒守,以待勤王之师。不出数月,金虏就会疲惫自困。乘其退兵之时,即与决战,可获全胜。至于三镇之地,不能割给他们。”

    宋钦宗说道:“如今已经讲和了。”种师道听言,说道:“臣以军旅之事而事陛下,其它之事就非臣所知了。”

    种师道其时年事已高,身染有病,宋钦宗特诏舍去其跪拜之礼,并允许其坐乘肩辇入朝。

    金国使者王汭在朝,傲慢颉顽。一见种师道,亦有所收敛,拜跪稍如礼仪,宋钦宗顾而笑道:“彼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卿的缘故呀。”

    自从金兵临城之后,所有城门都关闭不开,市中没有买薪卖菜者。种师道请开西南一壁,任凭百姓出入,人心始安。种师道又一再献策于宋钦宗,请缓给金币于金,等到其困弊而归之际,扼之于河,聚而歼之,方为上策。宋钦宗听了,命种师道于政事堂共议。

    种师道见了李邦彦,直截了当地问道:“京城坚固高耸,备御有余,当时相公为何便要讲和?”

    李邦彦说道:“这是因为国家无兵防御,所以才不得不这样做。”

    种师道说道:“此言差矣。凡战与守,这是两回事,不能相互混淆。战或不足,守则有余。京师有百万之众,如要防守,他们都会成为勇猛的斗士。”

    李邦彦说道:“平素不习武事,所以不懂的这些。”

    种师道闻而叹道:“相公虽不知兵,难道也不知道古时守城之事吗?”又说道:“闻听城外居民全部为贼所掠,畜产极多,也都为贼所有,实乃失计之甚。当时既然听到贼军要来,就应该速令城外居民,撤去屋舍,转移畜产,尽入城中。如今闭门而将畜产留给金虏,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邦彦说道:“仓促之际,无暇及此。”种师道闻而笑道:“真是太慌忙了,连这些大事也都顾不过来了。”

    左右大臣,闻之皆笑。时议人人异同,只有李纲和种师道的意见相同,而李邦彦却坚执不从。

    宗望驻兵城外,日日派人索取金币、银币,又派兵四处劫掠,以供军资。李纲看到四方勤王之师陆续到了,遂向宋钦宗奏道:“金人贪婪无厌,凶悖日甚,其势非用师不可。敌兵号称六万,而我勤王之师集于城下者犹有二十多万。金人以孤军深入重地,犹若虎豹自投于陷阱之中,应当以计取之,而不必与之角斗一朝一夕之力。如果派兵扼守河津,绝其粮道,再分兵收复河北诸邑,而以重兵逼临敌营,坚壁勿战,使之自困,这就是汉朝时候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所采取的计谋。等到其食尽力乏,然后以一檄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