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国演义_第五十三回 下 获蜡丸激怒二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回 下 获蜡丸激怒二帅 (第2/2页)

浑身不住的打着哆嗦。二人都知道蜡丸已被搜走,一切已经隐瞒不住了,便也没费多大周折,也就如实相告。原来他们是宋朝谍者,想越过西夏之境去和辽国梁王耶律雅里取得联系。在西夏境内,被巡逻兵卒发现,紧追不舍。慌乱之中不辨东南西北,误入金国境内,又被金国兵卒抓获。

    要说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头说起。

    原来,耶律雅里乃是天祚皇帝的第二子,取字萨蘭。在他七岁那年,天祚皇帝试图立为太子,后来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于是别置禁卫,封为梁王。

    辽保大三年,金人兵围青塚寨,其时耶律雅里亦在军中。太保耶律特默哥挟之出走,从间道而至阴山。闻听天祚皇帝失利而趋云内州。耶律雅里也就驰赴云内州而从之。

    耶律雅里当时身边护从有一千余人,多于天祚皇帝。天祚皇帝心中生疑,认为耶律特默哥有叛乱之心,欲图诛之。并以不能保护诸王为由,打算审问耶律特默哥。

    天祚皇帝仗剑而召耶律雅里而至,问道:“耶律特默哥对你都说了些什么?”

    耶律雅里说道:“只是一心一意想保护陛下罢了,除此之外,并没有听他再说些什么。”

    天祚皇帝听了,心中释然,只是诘责而已。

    天祚皇帝渡河奔往西夏,而军帅耶律敌烈等人又劫耶律雅里北走。

    途经沙岑,忽然看见一条大蛇从前面横道而过。

    有的人以为这是不祥之兆,有的人却以为未必如此,又举例说道:“当年兴宗皇帝之时,萧柳从伐高丽,途遇大蛇当道。有人建议避之,萧柳说道:”壮士岂怕这些东西!”拔剑斩蛇,继而又破敌军。“大家又议论了一番,结果是谁也说不清楚是吉是凶。

    过了沙岑,又向前行了三日路程,耶律敌烈召集众人商议,共立耶律雅里为帝,改元神历。

    耶律雅里天性宽大仁和,对诛杀之事犹为深恶熟绝。即使对那些叛逃之人,也仅仅笞之而已。而对那些听到消息主动来归之人,则任以官职。

    他对身边左右的人说道:“欲附来归,不附则去,又何必去威逼呢”每有空闲之时,即令侍从为其诵读《贞观政要》或林牙耶律资忠所作的《治国诗》。

    不久,乌古论节度使耶律糺哲,迭列部统军耶律挞不耶,都监耶律突里不等人各率其众。相继而至,其势力渐渐强大起来。

    可是,耶律雅里后来日渐荒怠,整日以击鞠为乐。耶禄特默哥苦苦谏之,乃不复出。以耶律敌烈为枢密使,以耶律特默哥副之。

    耶律敌烈奏劾西北路招讨使箫糺里熒惑众心,有不臣之志,遂传令将箫糺里及其子箫麻涅并诛之。另任耶律谣设为招讨使。耶律遥设与诸蕃交战,屡战屡败,遂杖而免官。凡是跟隧耶律雅里的人,其中有贫困者,即取粟给之。

    直长耶律保德谏道:“如今国家空虚,若是为此下去,那就维持不往多久了。”

    耶律雅里闻之,怒道:“昔日猎于福山之时,卿曾经诬告猎官,如今还要为此之言。若无诸部相随,我该又靠谁呢“遂不采纳。

    初时,曾令各主事官员监督往运储存于盐泺仓库之粟,而庶民百姓却乘机盗之。主事官认为,要籍其家产而作为赔偿。

    耶律雅里听了,说道:“你们大家不必多言,这事由我来定。”

    遂规定:每一车粟偿一只羊,每两车粟偿一头牛,每五车粟偿一应马。每八车粟偿一头骆驼。

    左右大臣说道:“如今以一只羊换二斗粟都难以办到,而偿一车粟,这怎么能行呢。”

    耶禄律雅里说道:“民有则我有,民无则我无。若使倾家当产而偿之,老百姓那能受得了呀!”

    后来狩猎于查剌山,在一天之内,射得黄羊四十只,狼二十一只,因之劳累致疾而亡,年仅三十岁。

    耶律雅里死后,耶律迪里又自立为帝,但没有维持多久,就为部下而杀。

    耶律雅里的称帝并没有给金国形成直接的威胁,但在当时造成的声势和影响却很大。而麟府主师折可求亦风闻此事,他因几次救援太原未获成功,遂向朝廷献策,说是天祚皇帝之子梁王耶律雅里已在西夏以西的地区称帝。欲图联合宋朝以抗金人,而报破国亡家之恨。

    吴敏得知此事之后,大喜过生望。认为只要耶律雅里讨伐于外,耶禄余睹扰乱于内,金国就不会维持多久了。到了那个时候,宋朝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宋钦宗听后,颇为心动,遂欲致书于梁王,与之结盟。所遣之人本来打算从西夏而行,不想因为路径不熟,作事不密,反而落入粘罕之手,而送把柄于人了。

    粘罕审得其事确凿,即命将蜡丸取来,用小刀剖开,里面果然藏着一纸书信,并为宋钦宗亲笔所写。再看信中内容,却是欲图与梁王耶律雅里相结,共同向金复仇的意思。

    不由地勃然大怒,遂派人将此事前往燕京告之宗望。宗望和粘罕又几乎是在同一天接到了对方的书信,也几乎是同时得知了宋朝君臣分别送给耶律余睹和耶律雅里的蜡丸书,又几乎是同时萌发了南伐的想法,又几乎同时派人前往上京会宁府禀告金太宗吴乞买。

    金太宗吴乞买得知蜡丸书之事后,十分恼怒。以为宋人欺人太甚,不讨伐不足以平心中之愤。天会四年八月十日,诏命左幅元帅粘罕、右副元帅宗望分道伐宋。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