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震撼人心的文物 (第1/2页)
<>秦川把木雕拿到手上来,用手托着底部,用力左右旋转几下,只听到“咔咔”两声,木雕暗层宣告破解掉。 “各位,就让我们大开一回眼界,看看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宝贝吧。” 秦川呵呵一笑,然后他用力一抽,就将木雕暗层给抽出来,展现在大家眼前。 “噫……” 任长生倒吸一口气,瞪大着双眼,兴奋得瞳孔扩大,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暗想这普通的木雕里面,怎么可能藏着如此珍贵的文物。灵戒在找到木雕时,确实是发出浓厚的金光,但他再大胆,也绝对想不到会藏着这样珍贵的文物来。 眼前的文物,闪动着幽幽微光,那浓厚的历史气息,深深的震撼住了在场的四个人。 这件文物,全身幽黑如铁所制,外形跟竹筒状一般,上面更雕刻着金色古文,虽然金已失去色泽,但保管的程度,绝对算得上完好无缺。 任长生从秦川手里接过这块高约七寸,宽有一尺的铁书,轻轻放在一块布上面,慢慢摊开起来。四人一起静静的鉴赏,谁也没有说话。 最终,还是看不出名堂来的向青旋,首先说话了,“任长生,这到底是什么文物啊?” “这……这难道是传说中的丹书铁券?” 石雕不可置信的看向任长生,有些颤抖的问道。 “没错,这块铁书,的的确确是古代皇帝赐给开国功臣的丹书铁券。” 任长生压不住兴奋,激动满脸通红的说道。 “丹书铁券,是什么东西?” 向青旋从小生活在美国,对中国文化自然了解不深,不知道什么东西完全正常。 “就是古装戏里面免死金牌那类东西。” 任长生眼都不抬,随口给了向青旋一个极为明了的答案。 向青旋一拍手,笑道:“我知道了,拿出免死金牌来,皇帝都不敢动你对吧?” “向小姐说得没错。”秦川一旁给任长生做了回答。 任长生一直在细读着丹书铁券上面的文字,他想从文字里,鉴定出这是那个朝代的丹书铁券来。 丹书铁券,制作方法一般都是用熔铁铸瓦而成,形状如竹签,然后从中间斩断成两片。那可是封建帝王论功行赐时,颁发给器重有大功的重臣。是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契约。 获得此换券的重臣,往往会与朝廷各执一半,分别各自保管,这是为了防止假冒和伪造,当需要拿出来时,两券合一,校验出是真品时,才能发挥出免死的作用来。 丹书铁券上面,所雕刻的文字,往往都是皇帝亲笔,以拟誓言,文中大意一般都是写下赏赐之人的功劳和官位。 丹书铁券在古代,早在汉代就有了,每朝每代,都有人获得这类赏赐,但这种赏赐极为珍贵,真要算下来,其实也没多少人获得过。能流传到现代的丹书铁券,就更是少之有少了。全球拍卖市场,一直以来,都没有出现过。只有历史博物馆,有过一券收藏。 正因如此,可见任长生现在所得这件丹书铁券,是何等珍贵了,说是国宝也不为过。 “长生,你可看出这是那朝那代的丹书铁券?” 秦川鉴定能力很一般,根本鉴定不出来,心里有着急想知道,只得开口问向任长生了。 “你们来看下内容就知道了。” 任长生指着铁券上的文字,笑着继续道:“这里所标的柴氏应该是后周皇族,赐赏之人也写得很明白,是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皇帝,为了善待后周皇室紫氏一族,特意赐下这丹书铁券,进行庇护。所以,这丹书铁券,是来自大宋。” “都快上千年了,还保存得这么好,当真是奇迹。” 石雕惊呼出声来,这只是铁片,按理来说,不进行专门保存,是很难传到现在来。 “这个我知道,那是因为经常泡在金汤固水里面,才可以做到。别小看古人智慧,他们若真想保管好贵重物品,还能可以做到的。”秦川很肯定的说道。 “我记得里面的柴进,好像就是紫氏后人,当时他可是凭着这块丹书铁券,活得很滋润,无人敢惹的。只是后来被高廉暗算,才被逼上梁山的。”向青旋一副很认真表情说道,没想到,她还看过水浒传呢。 “小说人物,当不得真。”石雕哈哈一笑,提醒着向青旋道。 向青旋有些气馁,有些索然的问道:“这免死金牌值多少钱?” 任长生想了想,“这么贵重的文物,真是无法估价,我也不打算卖掉。” 开玩笑,这丹书铁券妥妥的国宝给文物,他任长生再穷,也不会拿去拍卖,先保管着,等时机合适了,再捐献给帝都博物馆。这种文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