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衣如雪_第一百零二章 宿铁刀与青夫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宿铁刀与青夫子 (第2/2页)

何又会靠卖刀为生?”

    “想不到陈常侍竟还有如此眼光,”高澄笑道:“能得到这柄刀实属巧合,六月初我因事前往晋阳,在晋阳城城门外见一男子在路旁插标卖刀,我原对此不以为意,谁料那天坐骑无故失控,踢翻了那男子的货架,为了安抚此人,我便将他所卖之刀尽数买了下来。待到了晋阳城中,细看之下,发现这些刀居然每一把都是刀中绝品。我当即便命亲卫到城门处寻找那人,但那人竟就此杳无音信,就连崔尚书尽力探寻了数月,也没能找到此人。”

    “听陈常侍的语气,似乎对这刀的制备工艺颇为熟悉?”崔暹在一旁插言道。

    “大将军,崔尚书,你们来看看,”陈元康指着寒光凛凛的刀身朝两人招呼道:“这把刀刃部锋利轻薄,显然是用灌钢法炼制;而刀背却宽厚深沉,定然用的是熟铁制作,这表明制刀之人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选择材质,发挥各种材质的优点和长处。

    “大将军必然知晓,一把刀的背部、刃口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要具有不同的性状:刃口主刺杀,硬度要求高,这样才能保证刀的锋利,所以应该选择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而刀背主支撑,韧性要求高,以使刀在受到大力冲击时不致于轻易折断,所以应选择韧性较大的熟铁。

    “制刀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制作刀具时把熟铁和钢巧妙结合起来,将二者恰到好处地用在合适的地方,这便是微臣所说的妙不可言之处。”

    “原来如此!”崔暹与高澄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道:“陈常侍既知制备之法,想必对能运用此等技艺之人也不会陌生了,敢问陈常侍可有什么线索以教老夫。”

    “能熟练运用这种技艺的人,绝非一般的工匠可比,陈某对此也一无所知。”陈元康低着头想了一阵,突然猛地一拍大腿嚷道:“陈某倒是知道一个地方,如果那里的人都无法炼制此等宝刀的话,天下想必再也无人可以炼制了。”

    “哦,陈常侍说的是何处?”崔暹急切地问道。

    “墨门!”陈元康语带钦慕地说道:“大将军如果想要找,可到洛阳城北三十里处的北墨青苑中,拜访北墨巨子青离。”

    “北墨巨子青离?”高澄蹙着眉头讶然道:“你是说这个叫什么綦毋怀文的,是汝阴程家程青离的门人?”

    “什么?!这墨门北派竟与汝阴程家有这么深得瓜葛?”陈元康失声叫道:“大将军方才说的程家的程青离,莫非就是北墨巨子青离?”

    崔暹看了高澄一眼,见他面上神情颇为尴尬,不由得轻叹了一声,道:“如果这綦毋怀文真是北墨门中子弟,那就算我们找到了他,他恐怕也难为大将军所用。”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元康仰着脸朝高澄急声问道:“难道大将军因事开罪了墨门北派?”

    “汝阴程家被灭族流放之事,想必陈常侍也是知道的,”崔暹看了看高澄那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沉吟了一阵,缓缓说道:“此事原本并不复杂,大将军听说汝阴程家家主程道雍之女程青离容貌美艳,欲将其纳为妃嫔,便遣崔季舒崔侍郎前去与程道雍商议。

    不料程道雍却以其女早有婚约为由予以婉拒。崔季舒返回邺都时,正遇尚书令、京畿大都督高洋,高都督听后大怒,随即以程家曾暗助过南梁陈庆之将军为由,出禁卫铁骑将程家满门屠戮。

    不久后,大将军便收到了一封北墨巨子的来信,其人自称程家余孽程青离,信中直言灭族之仇不共戴天,有生之年必手刃元凶之类。随即,原本仕官于国家的材官、工匠甚至占星卜象之流尽数去职,墨门北派由此与大将军全面交恶。为弥补双方关系,老夫便谏言大将军,尽赦程氏余人之罪,并按其长者意愿进行了妥善安置。”

    “难怪我最近总是觉得军中器杖多数破旧,需替换却迟迟不能到位。”陈元康点了点头,沉重地说道:“墨家所精,虽非农非商,但一刀一剑锐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士卒临阵的胜负,大将军与墨门交恶,臣之怕时日一长,我三军战力将会大受影响啊。”

    “这个大将军又岂会不知,只是事已至此,别无他法。当前能做的,是在全国大量征集能制铠炼兵的工匠,先将眼前的这场战事支撑下去再说。”崔暹长叹了一口气道:“只要东南能一战而定,国家将无分割之忧,到时方能腾出手来解此难解之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