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龙战与野,其血玄黄(二) (第2/2页)
还好,经过半年多的磨砺,生死也有那么一两次经历,尽管那一两次经历一次是刚进山林的时候信心膨胀,遇到两只棕熊,想单挑它们两个,结果不言而喻,失败告终。如果不是借助当时树藤和小悬崖,自己就被追着不方的熊给撕了。另一次是下雨赶上泥石流,大难不死。否则,现在自己绝对无法冷静的面对狼群了。 李航快速的背靠一颗大树,避免后面狼的偷袭。然后紧紧盯着头部低伏而慢慢向自己压来的群狼。李航知道,狼是种很奇特的生物,喜欢群居,机警,多疑,善奔跑,耐力强,常采用穷追的方式获得猎物,因此自己现在不能跑,再加上其报复性也很强。因此,要么把它们打怕,要么把头狼干掉。而头狼就是最后面那个蹲坐着,个头最大的那只。狼群在有头狼的情况下,也会运用一定的手段,多是指挥群狼先是猛然袭击,然后不顾自身安危,杀敌为上。在这猛然一击之中,往往抱着与目标同归于尽都在所不惜的想法,完成任务。要么杀死猎物,也么让猎物露出破绽,然后面的群狼直接连续突袭,最终获得胜利。 同归于尽的打法,最为恐怖不过,就算是有一定的身手也没多少用,必定,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来那头狼。唯一让自己安全的办法就是防守反击。 狼群终于不耐烦了,只听后面的头狼一声低沉的嚎叫,已经走到自己周身不足十米的狼群呈半圆把李航围了起来,然后开始不安在嘴里发出低吼之声,锋利的牙齿露出嘴外。眼神冷酷而锋利,对自己狠,对猎物更狠。先是李航身体左右两边的四头狼伏地身子后猛的扑上来。李航可以清楚的看到,扑上来的浪嘴里的唾液和猩红的舌头。李航不敢怠慢,双腿一错,右腿在后,左腿在前,然后一蹬后退,身体如箭一般射了出去。然后顺势提枪在空中猛地一劈,把前面要作势要扑上来的狼打死在地,然后利用枪上传来的反作用力,向旁边一滚,躲开旁边的狼嘴撕咬,顺势让枪杆在空中划了个弧线,用了个抽字诀,把身前的三头狼的前腿上。直到这时,刚才左右扑上来的四匹狼才落在刚才李航站的地方。而其他狼也紧紧伏地身子打算起跳而已。群狼看到死了一匹同伴,更是盯紧了李航的全身。李航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利用地形以及周围的树木不断游走。不让自己被狼群包围。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易有大机缘。李航在群狼中游走,感觉如同刚如战场,自己周围全是敌人,只能游走,自己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手中的大枪。不记得是在那看到过这么一段话“枪有根、有胸、有腰、有头。如丈八竹枪,以根前八尺为腰,腰前六尺为胸,胸以前为头。硬枪自根至头皆有力,皆可用。竹枪之头虚软,凡硬枪以头制胜之法,皆不能用,唯虚搭、虚颠及一戳耳!两竹枪相对,我枪腰虽硬,适当彼虚软之头,终无以用我力,凡所恃以革人者,惟枪胸耳。是以十字步而进,剪刀步而出其间。凤点头不过左右抛洒,以眩人目,绝无硬枪“绦环”、“螣蛇”等妙用。夫九尺七寸,可谓短矣,而自根至尖皆有用。丈八可谓长矣,而惟用其胸间六七尺。是制短者反长,长者反短也!”在不断游走之间,李航然有所顿悟,终于在拳术中找到了枪术的影子,在枪术中找到了拳术的存在,也不在计较拳法练法是如何,打法是如何。手中的长枪顿时有了变化。真正做到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中的枪也成了手臂的延伸,前一刻还是一枪前扎,后一刻却是把枪一抖,狼尸体飞出一丈之外,顺势回抽长枪,在腰间一缠,打飞刚想偷袭的一头狼;再之后,把绕在腰盘的长枪顺手一个格挡,把扑来想咬自己脖子的狼挡住,顺着下坠的劲力手肘互反,枪杆一旋转,护住自身,把枪收回,然后直取中宫两边荡把最后面前的两只狼挡开,出现在狼王之前,直接一扎,直刺头狼的脖子,并把围杀自己的头狼脖子刺穿。群狼无首,留下满地尸体,其余只能散去。 短短一两分钟,战局已经奠定。除了开始的时候,被一头狼抓伤了皮毛外,基本上算是完好如初,当然力气也在期间消耗不少。生死之间较量,收获确实很大。也终于明白,王超为什么能这么块的提升实力,而自己条件比他好,却不如他了。看来自己缺少的是实战,是生死磨练,是对国术的沉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