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我该怎样拥抱你 (第2/2页)
雷跟着她去取行李,才发现她是那么迷糊的一个人。两个人开着车在巴黎绕圈圈,她始终不能说出确切的位置。最后,他只好把车开到当初发现她的地方,那里,她每天都要去,这一次,她终于没有再迷糊,白纾在前面走着,车子在后面跟着,雷看着她的背影,孤单而寂寥。 那一次,雷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带她去坐公车,一条一条的道路指给她看,可她,依旧只是用那样茫然的眼神看着周遭的事物,他指给她说要注意的标志性建筑,她也只是点头,虽然听不懂,还是点头。 周末,雷递给了她一叠卡片,画了很多的建筑,他用最简单的英文告诉她,有了这个,她就不会迷路了。那小小的卡片上,画着她经常路过的地方的每一个建筑物,细心地标上了法文、英文、还有中文。而那时候,他并不会中文。白纾不知道,他是怎样走过了巴黎的每一条街道,怎样费尽力气的全部翻译成中文,她只是知道他报了汉语班,每天絮絮叨叨地说,你好、再见、谢谢…… 那一天,他在饭桌上,递给一把小小的剪刀,她的泪一下子就要掉下来了,因为前一天晚上,剪刀磨破手指的地方,已经被包裹上柔软的绒布。她知道,这个高鼻梁的大个子对她的好,可她,宁愿假装不知道。 她是这样的女子,因为固执和孤单,而假装自己勇敢。 原来,还有那样浅不可见的距离 两个月之后,雷的书桌上出现了一沓薄薄的钞票,她又出去卖玩偶了。那是第一次,白纾主动和他说话,她比划着,英文夹杂着中文,告诉他这就是房租。 那时候,雷已经可以说一点简单的中国话了,甚至还学会了做经典的扬州炒饭,而白纾,还是固执的不肯学习法语。后来,雷终于明白,也许,她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没有学习的必要,因为她始终,只是把那里当作路过的地方而已。 生命何其孤单 在法国,许多寂寞的留学生同居在一起。大洋彼岸,生命孤单,因为孤单,就骗自己说是爱。
白纾遇见了这样一个中国男孩,来自上海的周明亮,周明亮素净白面,说话软软,拉白纾的手也是温柔的,他带白纾去看雪,冰天雪地里白纾问他,你爱我吗?他想都没有想就回答说,当然,我很爱你。 他吻了白纾,潮湿且急切。 那一天,白纾没有回去。 早上的时候,雷阴沉的脸,他用生硬的中国话问她,昨天你去了哪里?他的语调是刚硬的,像岩石一样,但是,在白纾听来,他的语调是多么的可笑,哈,一个说中国话的外国人。她并不知道,他整整一个晚上没有睡,开着车,在巴黎的街头转啊转,寻找她这个迷糊又固执的中国女孩。 她只是说,我要搬出去。 雷是很聪明的男子,他拦着她问,是谁? 他站在她的面前,只要一步,就可以把这个女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可是她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那是多冷漠的眼神啊,雷突然觉得心抖动得厉害,他不受控制的抱住她,低下头去狠狠地亲吻她的唇,想要把这个小身体揉碎在自己的身体里。 白纾一动也不动,她就那样站着,任凭这个男子把自己的嘴唇咬出了细碎的血来。这是他们,最近,也是最远的距离。她的长发缠绕着他,纠结成一个让人心疼的疙瘩。 她对周明亮说,是跌倒破的。虽然有所怀疑,周明亮还是选择了相信,或者说,是不在乎吧。 事实上,周明亮的那个誓言仅仅维系了半年。白纾在一次摆摊中被抓住了,她打电话给周明亮。结果,这个面容白净的男生站在戴高乐机场的门口说,我真不知道你是偷渡客,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白纾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冷冷地笑。 那时,她怀着三个月的身孕。 她打了电话给雷,她想,要离开了,见一面吧,其实,她一直知道他的心。只是她宁愿保持着这样一个明晰的界限,虽然她需要他的房间、他的沙发、他给予的温暖……甚至是,他对她的爱。但她依然,执拗的划出来一个圈,她在里,他在外,因为在她的心里,自己始终是被他捡回去的一个人,一个过客,。 她被遣送回国时,巴黎又下好大的雨,他隔着玻璃拍打,喊着她听不懂的话,世界那么大,只有这个一米八的异国男子为她流下泪水……她转过身去,终于听到他用中文说:“我爱你……”白纾的心,狠狠的地疼了。 岁月流年里的那个拥抱 现在,2007年,白纾23岁,化干净的妆,在写字楼上班。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同事们说起她总是说,带着好听的巴黎腔。白纾听了,只是微笑。 她从没有想过再遇见他。 2007年,雷来中国已经半年,他说流利的京片子,茫茫人海,假装那样狭路相逢。她不知道,因为她,他打掉那个叫做周明亮的男生两颗牙齿,在监狱里度过半年的时光。 为了找到她,他几乎克服了各种不可能的困难,从温州到上海,从上海到广州……所有她走过的路,他都走过了,而现在,他终于站在她的面前,微笑的听人介绍说:“这是我们新来的技术总监,雷·托尔先生。”“这是我们最优秀的玩具设计师,白小姐。” 她微笑着说,您好。他们于是有了那样带着江湖气息的一个拥抱,距离合度,无关情感。她的身体是僵硬的,甚至感觉不到温度,他的手慢慢触到她的发梢,那是生涩的,带着遥远的味道,他听到自己心里那根紧紧绷着的弦“啪”的断掉,再也拾不起…… 原来爱情,一直带着思念都无法弥补的缺陷,在时光的机器里,早已经一点一点的被凌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