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传承 (第2/2页)
尽管无法理解其中奥秘,但这些无论是心法总纲还是练气图谱都很完整的功法对他而言依旧是一笔真实的财富,其价值并未因为目前无法理解而降低分毫。 遗憾的是那些武功秘术,其中绝大部分都粗糙残缺,虽然被衍化出了强大的武道意志,但因为他无法把握到那些武道意志的真谛,而这些武功秘术的修炼之法又不完整,价值大打折扣,抛开武道意志不论,与寻常武功秘术没有任何区别。 “到底怎样才能拥有自己的武道意志?”他又一次陷入思索中。之所以无法把握这些武道意志的真谛,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武道意志尚未确立的缘故。 “武道意志是人的意志、信念、武道,关乎内心…”这是与神识无关的东西,他用“心”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想要确立自己的武道。 “我的武道,到底是什么…”他曾自信能以平凡之躯争那至尊大帝之位,但这种自信尚未衍化成自己的武道,就因为破天魔刀一句“至尊大帝并非极限,没有强大的本源,你将一事无成”而被彻底磨灭了。 而后来魔族血脉觉醒之后,即便拥有了古今无双的至强本源,昔日的自信也并未因此而回归,行事多有顾忌,直到魔族神城之外那一场混战,他才真正找回了昔日风采,敢直面一切阻碍。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又让这一切都随之破灭了。 “我为什么这么心急,我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道,我究竟在害怕什么…”他又一次这样问自己,但却没有答案。 “咦?”林一凡目光忽然一凝。在他左侧的墙壁上,有一部残缺的功法,功法口诀不过寥寥五百余字,练气图谱仅有三幅,每一幅都复杂无比。而他在这部功法的刻痕上感受不到任何东西,很显然,这部功法并未衍化出后续。 “…”见此功法名字的瞬间,他立即联想到了古今四大奇术之一——。创于何人早已不可考究,共分九层,每修成一层便会多出一条性命,每一次真正死亡,复活时功力十倍于往昔。
这并非是说修成九层之后就有十条性命,通过甄豪杰等人的叙述,林一凡也了解到的真正要义。这门奇术只能在死亡中突破,也就是说多出的性命根本无法累积,必须要消耗掉之后,第二次死亡之际才能突破到下一层。而第二次死亡便是真正的死亡,复活之时功力十倍于往昔。 这是一门当之无愧的奇术,很难以常理去理解。即便林一凡有宙天神等强者留下的记忆,也无法完全看清其中的奥秘,只知道那条多出的性命涉及到天地间生死规则中的“生”,只能在死亡中突破涉及到生死规则中的“死”,而复活时功力十倍于往昔则关联到人体本源之秘。 是一部修炼功法,很难用功法或秘术去界定,但两者皆涉及到生死,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只在于形式。侧重于单独的“生”和“死”,而重在生死间的转化。 生极而死,死极而生,这就是的核心奥义。可惜的是,这种奥义太过遥远深邃,涉及到天地间最为本源的规则,即便是刻下功法之人也未能衍化出它的后续,虽然名为九逆,实际上只有三逆。 但即便只有三逆,这部功法依旧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功法,第一重和第三重修炼的是“生”,对生命精气的转化、利用即便比不上,但也相去不远。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虽为大帝法门,但在本质上却要略逊一筹!”尽管只是一部残缺的功法,甚至仅有的三重也未衍化到极致,但林一凡对它依旧极为看重。 只因这部功法直指生死规则,无论是起点还是终点都远远高过其他法门! 但正因为直指生死规则,这部功法很难被真正创造出来,能够在偶然间悟得三重,已是夺天之幸。 “死极而生,生命之元…”他又想到了远古战场中那尊强大的神灵,能够逆转无尽死气转化成生命之元,其能力显然和“生死”有关。而魔族神城中那尊消逝的斗战圣体说过,远古一战唯一的战果来自于死亡之主,那远古战场中那尊魔族神祗的身份也就不难推测了。 它是死亡之主,和杀戮之主同层次的生灵!远古那一战,它很可能被人、妖两族的强者重创,甚至陨落,以至于神之印记被斗战圣体骆擎苍所得。 但现在,它又恢复了,或许是修复了伤势,也或许是逆转了死亡。因此骆擎苍在知道他曾于远古战场中那尊魔族神祗身上见到过类似的印记之时,说出“亿万年谋划尽化为泡影,帝皇神血皆付诸东流”这样的话,随后满怀不甘地死去。 “杀戮之主、死亡之主,这样的神灵到底有多少?”林一凡又往前方走去,不断将周围的功法、秘术、武功等印入脑海中,汲取其中的智慧与灵感,体会其武道意志。 时间很快又往前推进了大半月,这一日,他发现了一部无名功法,同样涉及到生死规则,虽不及那般直指本源,但也深奥无比,刻下功法之人未能衍化出它的后续。 “生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四大奇术中,与生死有关,可逆转生死,于死亡之极尽处焕发新生,同样涉及到生死,可见世间生灵对生死的重视。 而这段时间来,林一凡也见到不少和生死有关的功法,只是绝大部分流于表面,或是修炼生命精气,或是修炼死亡之气,比这种法门差了许多个档次。但透过这些功法,不难看出人类对生死的认知在进步。 “这就是人类的智慧,若能一直传承下去,未必没有超越大帝的机会…”这些功法不仅让他收获了智慧与灵感,更带给他许多触动。 人类探索天地自然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许多未知奥秘的发现,往往就在一个不经意的念头中,当时之人或许无法从中把握到什么具体而有用的东西,但后来者源源不断,终有一日能够发现其中的智慧与真相。 这就是传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