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名满江湖冯一笑 (第3/3页)
但更“罪该万死”的是尹七与高长风参与荆襄刘通、石龙举事。
刘通号称刘千斤,石龙又名石和尚,举兵起义,号汉王,建元征胜,“流民从者四万人”。 寇神戈从神勇将军参与征战。事毕,复得密报:铁鹤尹七未死,现身于南通城! 于是,寇神戈会同捕王柳阔英,到通州调兵,围尹七于城南江边小山剑山。 寇神戈以“七步神戈”杀尹七! 寇神戈于是开始头疼了,而且疼得要人命的最大的头疼! ——因为铁鹤尹七游侠江湖时,有一个好朋友,武艺高超、侠义道中一流高手的好朋友。 这人叫冯一笑!“双月定生死”冯一笑! 冯一笑是著名的侠盗,武技出自七大帮中的济众帮老帮主“日月叟”司马难追。 司马难追的名字,在老一辈武林人物中,也是一个辉煌的名字,虽不象名侠甄贾客、冯棋侠、黑马左无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武林故事,但也有其卓然傲立武林的资本:轻功、信誉、日轮、月刃、“太阳神功”“日芒金针”“日月知心术”“映日刀”“日、月扇”等日月门绝学武功! 司马难追在其一百零七岁生日时,笑道:“我司马难追的名字,不倒于江湖,仗的是信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但临敌对阵,要做到出言必践,定人生死,靠的是判断力、自信力、机智、武功!我年老了,其他可能不行了,但还有两项,是放眼当今武林,我还可以当之为‘驷马难追’的!这就是年龄、轻功!” 司马难追在同一辈人中,岁数确乎首屈一指,无人能比了! 他也一向以轻功好自许,而且武林中能胜过他的也不多。当他说这话时,谁的轻功也比不过他! 因为他说过后放声大笑,在笑声中无疾而终! 试问还有谁能抢得过他快么? 冯一笑是司马难追的第十五弟子,学得司马难追的月刃刀绝技与轻功。 司马难追的大弟子是现任济众帮主“太阳老人”孟慈公,七十五岁,习得日轮绝技与“太阳神功”、“日芒金针”! 司马难追的第十二弟子是济众帮执法长老,司马难追的第五个儿子司马路人,习乃父“日月知心术”“映日刀”与“日、月扇”。 司马难追的前四个儿子二殁二存。二存者一被苗峒仇家害成白痴,一随与金指扁鹊齐名的武林神医黄山老人习医。 冯一笑如只是司马难追的弟子,不过是一个侠客而已,但他偏又是十二指头陀随机子的高足! 随机子天生的双手六指,天生的聪明灵巧,天生的多才多艺,天生的喜佛念经,但也天生的好说好动,天生的学武奇才,天生的爱偷善盗! 随机子本是普陀山法雨寺的沙弥。普陀山下渔船颇多,他去散心时回来把鱼偷回来了——他是用嘴叼回来的! 随机子天生的吃素,他偷鱼只为了好玩。 但这一玩,把七十二记戒尺玩到了小沙弥随机的屁股上!他因此还被赶出了法雨寺。 他漂洋过海到了宁波城,挂单在天童寺。后被天童寺方丈看中,认为他有佛缘慧根,但凡心太重!收他为徒后,教他云游天下以消磨“魔障凡心”。 他这一云游,就闯出了“十二指头陀”的名声! “十二指头陀”是武林与江湖中人对他的尊称。 另有一种称呼可就很难听了,那是吃过他苦头的人叫的。 那称呼只有两个字,比他的法号还少一字。 这两字就是: 贼秃! “贼秃”之名与“十二指头陀”一样有名,但后来恼了官府,官府说:“凡骂贼秃者,犯大不敬,杖四十!” 因为大明开国皇帝洪武爷朱元璋发迹前曾作过小和尚,所以有明一朝,始终对释教弟子甚为尊重的。 于是,吃他苦头的人背后改骂他:“贼和尚!” “贼和尚”的名声渐盖过了被号称“天下第一神偷” 的张妙手。 于是,空祖门的掌教约斗十二指头陀于京城! 张妙手与十二指头陀斗法,比偷技! 证人是捕神凌百年,大侠甄贾客,还有大内府前总管宫金龙与皇帝! 这是一场千古难得一见的比斗!而皇上当偷技赛公证人,更是妙绝人寰,非但前无古人,抑更后无来者! ——据说,十二指头陀随机子为皇上立有大功,事关社稷江山的大功,皇上为酬谢他,特凑成这桩赛事的。 比斗结果:随机子赢了张妙手! 不管真假如何,皇上赐十二指头陀随机子为“妙僧” 却是不争的事实! ——就是这个妙僧随机子,看中了冯一笑,收他为唯一的徒弟! 冯一笑离开妙僧老年所静修的报国寺后,就成了神偷! 冯一笑就这样成了名满江湖的侠盗! 冯一笑约寇神戈:单打独斗,八月初三寅时,狼山支云塔上! 寇神戈如约而往。 虽为神勇大将军手下爱将,但寇神戈不敢忘掉自己武林本色。 而且,若以群殴论,那些兵勇也济不得事,而冯一笑的师门,光孟慈公一声令下,济众帮就有八百徒众。 司马难追的徒子徒孙,岂是易与之辈? 何况那贼和尚随机子与朝中关系密切?随机子朋友满天下,当一个黑马左无敌出来,就够受了! 另外,寇神戈也相信自己的武功。 七步神戈既能在那样危困的境地下,杀掉了甘十五郎,就一定能杀得掉冯一笑! 尽管侠盗冯一笑,也从未失手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