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衙门之人群围困 (第2/3页)
使如此,在下荫袭王子之位一事,也直拖延至今,不得圣上册封。——这些,也拜那一干人之赐了!” 钱梦熊闻言,略一沉吟,脸上已复开朗,目光一转,打个哈哈,拍拍朱印阳肩膀: “大公子又何出此言?你荫袭王子之位,迟早之事。 将来,朝阳王爷还不是公子你?——只是你这怨怼之言,若被宵小之徒转听了去,添油加酱,参上一本,虽不致对公子前程有所妨碍,但总难免造成帝心不快,日后怕多少有些不便!——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赤胆忠心,报效皇上之人,又怕什么来着?一切都到朝廷大堂再说吧!我想圣上英明,定能明察秋毫,不让那干人的忌妒之心得逞的!” 说到这里,转向柳阔英,“柳总捕,咱们下山去吧!” 言下已坦然无事,恢复了大内府总管的从容、威严之态。 “钱总管,那寇副总管的事……”大内侍卫保勇提醒道。 钱梦熊闻言,转向石道人:“石大侠!” “钱总管!”石道人不动声色,沉声应道。 “咱们之间还有一场比斗,只好俟以时日机缘了!”钱梦熊说至此,一叹,“人在朝廷,身不由已!高明当前,虽想能讨教石大侠绝世剑学武功,但今儿怕不成了!真令在下抱憾之至!” 石维坤静默了一会,眉心中的“川”字隐去,淡淡道:“今天也诸事凑合得太巧了!不过,山不转水转,日后总有再会之日的。石某对钱总管的武功,还没好好领教呢!” “那么我们各自存心就是了!”钱梦熊抱拳一揖,“后会有期!” 这时,焦文彬在旁强抑怒气道:“钱大人,寇老总给伤成这样子,武功尽失,我与保侍卫又这样……难道,难道就此罢了?” 钱梦熊闻言,目中精芒一闪,嗔目叱道:“止口!” 他注视着焦文彬,脸上现出一股青气,显然已动了怒意,但心中虽怒,嘴上反淡淡一笑,道:“焦侍卫,是不是要本官替你找回场子?” “这……”焦文彬在钱梦熊目光之下,心中一慌,一时不知如何措词才好。 钱梦熊喝道:“混帐东西!技不如人,输了不自思改进,还存了让别人替你找回场子的念头!今儿是武林朋友切磋技艺,败了犹有可说,若是公事上与敌拚头,输了只有死路一条!这你可知道?身为堂堂大内侍卫,难道还学市井无赖,江湖混混儿不成?” 保勇在旁,推了焦文彬一下:“老焦,算了算了!你难道还真想叫钱老总替你找回场子不成?再说,寇老总比我们更……还撑得住,又何况我们?你也真是的……” 钱梦熊闻言,目光一凛,转向寇神戈轻声道:“寇兄,要不要小弟替你出这一口气?” 寇神戈本来闭目养神,闻言睁开眼,摇了一下头道:“老夫现已恩仇了了,再不会寻那些闲气了!钱总管你有事在身,又何必为这些事再耽误自己呢?” 钱梦熊默然良久,叹口气道:“为了我与石大侠的一点误会,有累寇兄与诸位兄弟了!日后,我总会对诸位有个交待的!” 铁琴张闻言,眉毛一扬,端容道:“钱大人武功盖世,张某不才,日后也一定要讨教一番的!” 钱梦熊闻言一声豪笑:“久闻铁琴大侠,侠胆过人,果尔如此!日后在下也一定要向你领教铁琴绝技!” 说到这里,钱梦熊转向柳阔英道:“你们还等什么,本官说跟你们走,还怕我不来?总不会对我镣铐加身吧?” 柳阔英目光一闪,嘿然笑道:“钱大人说到哪里去了?钱大人如不想去,便是倾尽京城高手,也拦不住大人独来独往。只是,那位石先生,他们一干人,也得有个交待。” 钱梦熊淡淡道:“这位石先生与他门下弟子,我敢担保他们都是奉公守法的武林名门正派中人物,因与本官有些误会才来此的,柳总是否不要找他们麻烦了吧?” 一直没开口的御林军军官、统领杨木真这时叹了口气道:“钱大人,你自己身上的事还未抖干净,又何必把这事再揽在身上呢?柳捕王虽要江湖朋友,但对上峰交下之事,向来公不循私的!要叫他不克尽职守,怕很难的。” 铁琴张微微一笑:“既然杨统领这样说了,我张某代表师门去走一遭如何?” 柳阔英满脸堆笑:“老朽虽然愚顽,但铁琴大侠侠名素著,还是有所耳闻的,怎敢有劳张大侠侠驾?这样吧,看在铁琴大侠份上,也不敢惊动石先生这样的高人了,这几位兄弟中随便出来两位,陪老朽走一走,过过场,也算一项手续。” 石道人皱了一下眉头,问:“不知我的弟子随柳总捕头去,如何处置?” “这个么,无非是由刑衙会同大理寺询证一下事实,录个笔述而已。快则一日,最多三天,如无其他变故,还是还你两个活蹦活跳的徒弟就是!”柳阔英笑道。 “师父,我去!”地火霹雳周无缺豁着大牙笑道,“嘻嘻,我倒看看衙门过堂,有啥子乐子?” “碰上没玩头的,老子一撒腿就回来了!遇上不顺眼的官儿,也让老子修理修理!”云里黄鹤高峡浪阴阳怪气地叫道。 朱印阳哂然一笑,望向铁琴张:“铁琴大侠,刑衙与大理寺毕竟不同于一般场合,这两位朋友怕……” 邱漱梅脸色一寒,一挑眉毛道:“那么以朱大公子看来,在下是否可去呢?” 柳阔英在旁一笑道:“似这位侠士,言语斯文,相貌清雅,像个秀才模样,倒可去得的。” 韩六奇望了一眼石道人与铁琴张,然后开言道:“在下韩六奇,原在浙江俞将军幕下供职。” “韩大侠原是平倭大将军俞大猷幕下么?”朱印阳动容道。 须知,有明一朝,倭寇侵扰东南沿海,俞大猷与戚继光领兵卫国,抗击倭寇,威名素著的。 “是。”韩六奇道,但又涩声补道,“只因韩某家门不幸,才被逼离开俞将军以拜师学武的。” 朱印阳笑道:“韩大侠既在俞将军幕下任过职,不要说刑衙、大理寺,便是朝廷大堂,也可去得了!” 石维坤仰天叹了一口气:“今天为了洗脱嫌疑,权让我两名弟子随你们走一次,以明我石门之人,无不忠不孝之举!但若你们倚仗朝廷权势,罔视纲纪,随意捕人动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