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2/2页)
岁多的岳小明睁大眼睛看着那些人的表演,他没有哭,反而咯咯笑出声来。这或者是一个很好的征兆。 春节,是追债的高峰期,躲过了那段日子,又可以重振雄峰,岳正扬是个硬汉子,他决不会因此而服输,这次失败,对于他来说,的确是一场活生生的教训,他从中悟出了许多人生哲理。人的一生,就如同枕木漂浮在社会这个无比宽广的海洋之中,沉沉浮浮,没有浪头的冲击,又何以前进?假如你怯懦地倒在了失败的现场,那么这也许就此成为你事业、乃至人生的终点,而从此将注定你会落落无为地虚度了此生;那不叫过日子,那叫混日子。他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命运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似乎也存在着生命,在不停运转,阴霾也会随着它的运转,转变为挡也挡不住的“红运”。之后的几年间,岳正扬在忙碌的同时,潜心学习管理、经营,重新站起来的他,真的迎来了挡不住的运势,事业扶摇直上,短短两年间就由一个“包工头”发展为拥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总经理,这与他超强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是分不开的,由此,岳正扬也成为那座城市小有名气的人物,他的确也是创业者们值得学习的“钢铁”楷模。 日子红红火火,岳正扬忙于事业和应酬,自然冷落了龚燕,已经学会了像城里人一样生活的她,顿感寂寞和失落,她在心里埋怨丈夫,却又明白这个家也少不了他的奔波,如若他像别的男人一样成日窝在家里,又怎会挣来这样的好日子!这下好了,与冯宝贵一道开了这酒家,以后也就不再有闲工夫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等待她的将是全新的生活。 晓菲转学到了岳小明所在的幼儿园,两个孩子形影不离。每天一早,岳正扬便开着车,捎上小明,接上晓菲,把两个小家伙送到学校之后,再转头去公司,开始一天的忙忙碌碌,他没有空余的时间去关心正在准备开业的酒家,他只希望龚燕有个事情做,不要因空闲滋生了坏毛病,许多女人就是在好日子中变得不可理喻的。至于冯宝贵,岳正扬是百般信赖的,他也希望经营这酒家,能够让他尝试着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演绎一番,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元旦,这座城市第一家具有规模的豪华酒家开业了,“鹏豪酒家”四个大字醒目地挂在门顶,大红绸缎编结的红花系在牌匾上,一排灯笼在风中摇摆,喜庆一片。门庭若市,前来贺喜的人个个春风满面,穿着考究,来往的人群好奇地远远围观,一看就知道,这家店的主人在这城市是具备相当的影响力的。岳正扬、冯宝贵、龚燕并排站在门口,笑容可拘地迎接宾客,岳正扬热情地与来宾一一握手,转而介绍给冯宝贵,冯宝贵的手心里早已汗水长流,他哪里见过这种阵势。惶恐使他的笑容看上去更加傻气,他伸手与人握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把手心在衣服上蹭几下,怕不小心把汗渍留在了别人手上,那动作滑稽而可笑,好在大家都沉浸在喜庆之中,满脸的笑容,分不清楚哪些是真诚的祝贺,哪些是虚伪的嘲笑,冯宝贵早就晕头转向,大脑里嗡嗡作响,眼前晃动着数不清的人影,分开又合拢,合拢又分开,甚至都分辨不出谁是谁,谁又是什么模样。他就像是一个木偶,不停地挤出不自然的微笑,不停地伸出手去,握手,再缩回来,甚至还不停地鞠躬。还没真正开场,就已经搞得疲惫不堪。 对面的街头,欧倩推着自行车缓步走来,看得出来,今天她也是经过刻意打扮的。在收到冯宝贵亲自送去的请柬的时候,她犹豫着是否该去。冯宝贵拘谨地说:“欧老师,我在这座城市一没亲人;二没朋友,思来想去,我能够请的人也只有您,请千万给个面子!”欧倩也就打消了拒绝的念头,痛快地应承下来,说:“冯师傅,到时我一定去,谢谢您!” 冯宝贵喜出望外地连声道谢,反而混淆了他们究竟谁该谢谁?欧倩成为冯宝贵出面邀请的唯一一个客人,其余客人,自然是岳正扬出面,大多数是这座城市有头有脸的人物。从站在门口的那一刻起,冯宝贵就在等待欧倩的身影。这会儿,反倒紧张起来。 欧倩看到酒家门口停满了小轿车,心想:恐怕我是唯一一个骑着自行车来的吧?这样想着,她就感觉到尴尬,一个穷教师,与官场上、生意场上的风云人物同桌吃饭,多少有些嘲弄的味道,但为了满足冯宝贵的心愿,她又不能拒绝,只好翻箱倒柜地找出自认为最好的衣服套上,还特意化了淡妆,风尘仆仆地赶来。回想着自己早晨五点就起来开始折腾,就觉得自己是那样可笑,那样虚荣。不就是吃一顿饭么?犯得着这样折腾自己?教师怎么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我安慰之后,欧倩的心情平静下来,若无其事地支好自行车,大大方方朝门口走去。 看着欧倩的身影越来越近,冯宝贵紧张得面部没有了表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