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虽远必诛 (第1/1页)
陈飞盯着这只小青蛙,哭笑不得,居然让这么一只小青蛙搞得俩人手忙脚乱。 叶秋十分不解,这么一只小青蛙又怎么能够发出类似于人类的咳嗽声呢? 陈飞见叶秋满脸疑惑,于是便将这其中的巧妙讲了出来。 原来,想让青蛙发出人类的咳嗽声也并非难事。 但,这也是一项古老的技艺。 先随便抓一只青蛙过来,扒开他的嘴,再给他喂上几个盐粒儿,然后把它放在某个绝水的地方。 不出半天,这只青蛙便一定会发出类似于人发出的咳嗽声。 这种技艺在民间很少流传,因为它的实际用途只有一个——装鬼吓唬人! ...... “啊?就这么简单?”叶秋恍然大悟道。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陈飞淡淡的说道。 ...... 诡异的咳嗽声就这样被揭破了,可问题却还远没有解决。 林老爷子究竟去哪儿了?! 这灵牌上刻着的林殊,又是什么人?! 叶秋,经过陈飞的开导以及随着咳嗽声的解密,已经平复了许多。 他认为陈飞说得对,遇到这种诡异无法解释的事情,要尽量的冷静分析,尽量不要往鬼神身上靠。 于是,俩人继续探查起了棺材里面的物品,想从这些物品当中找出点线索来。 这口棺材里面,除了这个灵牌位之外,还有一个包袱。 巧合的是,这个包袱的颜色材质居然跟林家宝藏里那些铁箱里的一模一样。 只不过,眼前这个包袱看上去比较新,也比较结实。 陈飞慢慢的拿起了包袱,小心翼翼的打了开来。 叶秋往后退了退,他得时刻防备着,他怕这包袱打开的那一瞬间,自己又会看到点什么不可思议的场景。 可这次,他多虑了。 包袱被打开以后,显现在眼前的居然是一本书! 这本书不是很厚,跟初中语文课本差不多,大小也相仿。 只不过,这一本书相当的陈旧,材质也非常的粗糙,看来这本书有相当的年代了。 这究竟是本什么书呢? 难不成是林老爷子的武功秘籍? 书皮上有字,但因为年代过于久远,所以有些模糊了。 陈飞立刻将书拿到了墙角的蜡烛边上,仔细的看了起来。 俩人看了半天,终于看清了这本书的名字——《林殊札记》! 叶秋书读得多,他立刻便反应过来了,这本书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一本日记! 从字面上看,这就是林殊的一本日记! 棺材里为何会放着一本日记呢? 日记里面又记录了些什么呢? 俩人迫不及待的将日记翻了开来,日记的第一页上只有一行大字: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一看到这句话,俩人瞬间热血澎湃,民族感、荣誉感、英雄感、事业感等等等等刹那间油然而生! 甚至是暂时忘却了以往的苦难以及生活工作中的种种烦心事,更甚至于连他俩眼下的处境也忘记了! 并且,对这本日记的主人林殊,肃然起敬! 不用说,光凭这句话,就可以确定这位林殊,十有八九是一位爱国人士,甚至是位民族英雄!!! 于是,俩人抱着一种崇高的敬意,缓缓的翻开了日记的第二页...... ...... 俩人几乎是颤抖着将这本《林殊札记》看完的。 看完后,俩人许久没有作声,叶秋甚至还留下了热泪! 虽然,这本日记中有不少的繁体字,也有些地方有些由于年代久远而看不太清楚。 但是,两人依然是十分明确的看懂了日记里所记载的事情...... 原来,这位林殊,曾是清末一位富家少爷。 他从小饱读诗书,勤修武艺,立志为国。 但当时,不可一世的满清政府已是强弩之末,腐朽不堪。 甚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业已走到了尽头。 他曾考取功名,官拜六品,为的就是一腔热血。 但由于近代列国的巨变,清政府的不作为,使得他毫无用武之地,整日郁郁寡欢...... 偶然的机会,他有幸结识了当时的一位有志之士——谭公。 两人志气相投,相见恨晚,遂结为异性兄弟。
谭公为了民族之大义推崇新政,主张变法,但终因维新失败,被西太后下令斩杀于菜市口。 谭公英勇就义之后,林殊悲痛欲绝,对清政府失望之极,对封建统治更是深恶痛绝! 他当即辞去官衔,回到家乡...... 在当时,各国列强均已对这个东方大国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于是他又积极开办学堂,宣扬民族大义弘扬民族之正气! 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百姓积极响应,自发成立民间组织,打造兵器,勤习武艺,以防外侵...... 1900年的某一天,一只八国联军队伍从津门攻向京城,这只联军队伍,在这里的土地上横行惯了, 认为北京之行,对一支有枪炮武装的外国军队来说,乃是朝发夕至、瞬息可成的事情。 但当他们行进至廊坊地界时,突然遭到一只民间力量的奋勇阻截! 这只民间力量高喊“上法抵外寇,还我好河山”的口号,以血rou之躯抵挡在了联军的枪炮之前!!! 没错! 这只民间力量正是在林殊的带动之下成立的爱国团体! 他们手持大刀长矛,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杀敌! 激战多日之后,爱国团体凭着血rou之躯及民族大义终将全副武装的联军队伍杀得狼狈逃窜!!! 这便是中国近代史上乃至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的——廊坊大捷! 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廊坊大捷,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 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 在该次战斗中,中国人民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震惊了世界! 近百年来,“廊坊大捷”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一直鼓舞着全国人民! 这正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俩人看完了笔记的内容,不禁对笔记的主人林殊以及他的爱国团体的英雄们肃然起敬! 正当他俩低头沉思,默默回味着笔记内容的时候, 突然,有一个诡异的身影不知何时已悄悄地站在了他俩身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